三氯乙烯/重金属复合污染地下水的凹土吸附净化实验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下水污染的加剧已引起政府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多种污染物共存的地下水中,有机卤化物和重金属占据相当的比例。可渗透反应墙(PRB)是当前地下水修复领域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新型原位处理技术,内部填充的活性介质材料为PRB技术的关键。凹凸棒土(简称凹土)作为活性材料,具有吸附效率高、成本低廉、环境友好的优越性,应用于地下水原位修复技术具有广阔的前景。   通过凹土对三氯乙烯(TCE)、重金属pb2+、Cd2+三种单一目标污染物的静态吸附试验、凹土对TCE/重金属复合污染的静态吸附试验及TCE/重金属复合污染的动态吸附试验,研究了凹土对三种目标污染物的吸附效果。主要结论如下:   三种污染物中,Cd2+的吸附平衡时间最短,仅为90min;Pb2+的平衡时间为2h;而TCE需72h后才达到吸附平衡。凹土对pb2+的吸附率比对Cd2+的吸附率高。pH值对重金属吸附的影响明显大于TCE。综合选取凹土的投加量为1g/L。三种污染物的吸附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angmuir模型描述TCE的吸附过程最准确,而凹土对重金属pb2+、Cd2+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模型。三种凹土对不同污染物的吸附率均表现为:0.15mm粒径凹土>0.5mm粒径凹土>0.8mm粒径凹土。   复合污染中三种污染物的吸附率降低幅度均低于10%,pb2+的吸附率仍然最高,TCE的吸附率最低。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对TCE的吸附过程描述更为准确,而重金属的吸附过程更加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复合污染中Langmuir模型能更好地拟合TCE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模型拟合重金属吸附试验较准确。凹土对三种污染物的吸附均为自发、吸热的过程。凹土粒径越小,吸附率越高。   0.5mm粒径的凹土在所运行周期内能很好地吸附三种污染物:TCE从24d开始穿透,39d时到达吸附终点;对pb2+的吸附20d开始穿透,32d到达吸附终点;对Cd2+的吸附第18d开始穿透,29d到达吸附终点。三种污染物动态穿透吸附容量:TCE为29.94mg/g,pb2+为2.46mg/g,Cd2+为2.21mg/g;吸附终点动态吸附容量:TCE为38.33mg/g,pb2+为3.32mg/g,Cd2+为2.69mg/g。pb2+的动态吸附效果优于Cd2+,TCE到达穿透点和吸附终点均比重金属耗时长。选择0.1mol/L盐酸溶液作为洗脱剂可对吸附重金属的凹土进行有效的再生。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迅速,能源短缺问题较为突出。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成为了一个重要议题,地源热泵由于其高效、
深埋煤岩体在较高的地应力作用和地质活动的影响下自身存在大量的裂隙与节理、割理,在巷道掘进及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应力的重分布及回采动压会加剧煤岩体的变形破坏,影响巷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图形图像技术在土木工程领域亦得到广泛的应用,土木工程发展至今,工程领域的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规模也越来越庞大。针对结构施工难度高、个体特
砌体填充墙RC框架结构因为具有结构布置灵活性和经济适用性,是实际建筑结构中普遍采用的结构形式。我国规范只是通过周期折减系数来考虑砌体填充墙对RC框架结构的影响,但是实
板壳结构在动力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是一个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常常碰到的难题,其研究能够为板壳结构的工程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还能为结构的防爆安全性评估提供参考。本文以能
可变结构体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其中的大多数在本质上均可视为各类机构。我们把这类在可变结构体系中起骨架作用的机构称为结构式机构。与一般传统机构不同,结构式
混凝土的耐久性问题是当今土木工程界关注的问题。影响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能的因素有多种,且往往同时作用于混凝土结构,具有耦合性。本文针对多因素耦合问题,研究了多场耦合作用下
近海风机在正常工作情况下,往往会受到风浪荷载的联合作用。作为一种高耸结构,其基频往往落在风浪荷载的卓越频率范围之内,因此近海风机是一种风浪敏感性结构。风致荷载和浪致荷
光电催化氧化技术处理有机污染物已经成为污染治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为光催化剂,TiO2纳米管阵列因其更强的吸附能力和更高的光催化活性而得到广泛应用。从实用化的角度考虑,光
地下水位变化是边坡变形破坏和滑坡灾害的主要环境因素。目前,滑坡治理措施都需要较长的施工周期,滑坡抢险期间最担心的问题是降雨引起坡体地下水位上升,而导致滑坡失稳造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