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来源 :中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mily83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基复合材料拥有优异的力学和物理性能,但其弹性模量普遍偏低从而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结构材料领域的广泛应用。石墨烯具有高弹性模量(约1TPa)与断裂强度(约125GPa),将石墨烯作为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相,能有效地提高镁金属及镁合金的强度、弹性模量等性能。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系统地对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性能进行研究。主要考察石墨烯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界面原子构型、界面能和界面电荷分布,分析其界面稳定性、界面电子结构和成键特征。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超晶胞建模方法,建立镁原子与石墨烯表面的吸附模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吸附模型进行吸附能研究,结果表明空位缺陷或掺杂原子对石墨烯与镁原子吸附作用的增强程度大小为:空位缺陷>B>Si>N>S。(2)对镁原子与石墨烯吸附模型进行电子电荷分布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镁原子和本征石墨烯吸附作用力为范德瓦耳斯力,属于物理吸附;而与空位缺陷石墨烯属于化学吸附,镁原子与碳原子形成了很强的杂化共价键。镁原子在空位缺陷石墨烯或掺杂石墨烯表面吸附成键的差分电荷密度较高,成键电荷主要由镁原子轨道上转移。(3)建立石墨烯微片与镁晶面吸附界面模型。分别优化计算界面能、界面电子结构,结果表明石墨烯微片中的碳原子和镁晶面上最近的镁原子的结合强度很高,具有很强的共价键作用,属于化学吸附,石墨烯可以与镁金属拥有较强的界面强度,石墨烯可以作为镁及镁合金优秀的增强相。(4)石墨烯在金属镁表面吸附成键的差分电荷密度较高,碳原子与镁原子之间形成很强的杂化从而形成很强的共价相互作用,成键电荷由碳和镁原子轨道共同提供,主要集中在结合面处碳原子和第一近邻镁原子上。
其他文献
编队卫星的姿态协同控制在合成孔径雷达成像和空基干涉测量等任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关注。而由于模型不确定性、外界干扰及星间通讯延迟等不利因素的存在,编队卫星
旋翼在旋转过程中桨叶间会产生强烈的气动干扰,对桨叶的气动特性和旋翼的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桨叶间的气动干扰对旋翼设计具有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采用旋翼CFD方法对桨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武器装备的复杂程度在不断提高,数量也越来越庞大。为了使保障部门能够对武器装备的作战能力做到及时有效的掌握,这就需要自动化测试设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航空发动机燃烧室是在高温、高强噪声的环境中工作,容易造成声疲劳和热疲劳破坏,严重影响到整个燃烧室的寿命,乃至整台发动机的整体寿命。燃烧不稳定不仅影响航空发动机的工
潜油泵在应用中如要取得更好的抽油效果,需有一整套采油工艺技术与其配套应用。本文所研究的井下测试系统就是用来对井下的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本论文根据潜油电泵
通过对理县甜樱桃园桑白蚧发生情况的调查和生活史观察,摸清了该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该虫在理县甜樱桃园年发生2代,第1代:4月下旬越冬代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为产卵高峰期;6月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智能化数字油田已成为石油行业油田生产建设的主流趋势。以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智能油田综合了先进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优势,促
随着现代工程应用对结构性能要求的提高,结构轻量化已经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指标,薄壁结构应运而生。与有限元法相比,边界元法在处理薄壁结构时具有只需离散计算域边界的优势,
随着现代医疗生物等学科领域研究需求及超精密加工等的需求,对现代检测技术特别是精密检测技术的要求日益提高。为此一系列检测仪器被发明出来,例如扫描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