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研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yinbo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石油消费量逐年增加。石油及其加工品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环境污染问题。生物炭因其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表面官能团等性质,逐渐成为倍受青睐的环境污染修复材料。因而,深入探讨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机理及石油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问题,对于今后利用生物炭控制和修复石油污染土壤具有科学依据和应用价值。本研究首先以小麦秸秆和稻壳为原料,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生物炭,通过分析生物炭基本理化性质及其对石油烃的吸附性能,选出吸附效果最佳的麦秆炭和稻壳炭。然后系统探讨自制最佳生物炭和购买的椰壳炭和棉秆炭对石油污染土壤释放出石油烃的吸附效应。再进一步研究生物炭对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变化和总石油烃及其各组分去除效果的影响。最后分析生物炭施用量对石油污染场地土壤中总石油烃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对小麦秸秆和稻壳在不同热解温度下制备的生物炭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升高,麦秆炭和稻壳炭的比表面积均逐渐增大,且在热解温度为600℃时达到最大;生物炭得炭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灰分则增加;孔隙结构随温度升高而更加发达,孔隙数量越来越多;麦秆炭和稻壳炭表面含有羟基、羧基和羰基等多种官能团,且生物炭热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的芳香性越强;生物炭吸附柴油实验得出600℃制备的麦秆炭和稻壳炭吸附效果最佳。(2)通过进行麦秆炭、稻壳炭、椰壳炭和棉秆炭吸附石油污染土壤释放的石油烃的单因素批量吸附实验。结果表明:在40 ml油溶液中,反应时间为5 h,溶液pH为5,溶液初始浓度为125.64 mg·L-1(本实验操作范围内),稻壳炭投加量为40 mg,其余3种生物炭为20 mg时,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达到最大值。同时4种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能力由大到小为:麦秆炭>椰壳炭>稻壳炭>棉秆炭。吸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数据拟合结果表明,准二级动力学和Freundlich模型分别能更好的描述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动力学和等温吸附过程,因此生物炭对石油烃的吸附是物理和化学多种机制共同作用。(3)将生物炭施入不同程度石油污染的土壤后,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并趋于稳定的趋势,且高浓度石油污染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显著低于低浓度石油污染的土壤。不同程度石油污染土壤中总石油烃(TPHs)去除率趋势为短暂稳定后迅速上升然后逐渐减缓。随着土壤中石油烃含量的增加,TPHs的去除率越低,半衰期越长。对于不同程度石油污染的土壤而言,生物炭施入土壤后对石油烃各组分的去除效果均表现出饱和烃>芳香烃>极性物质。(4)向石油污染场地的土壤中施加不同量的生物炭进行修复。结果表明,随着修复时间延长,高施用量生物炭的处理(生物炭施加5%)对TPHs的去除效果最佳。不同生物炭施用量土壤的平均吸光度(AWCD)值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各修复阶段生物炭用量增加显著增强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在修复前期,生物炭的施入降低了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H),微生物的优势度指数(D)和均一度指数(U)均无明显变化;在中期,微生物对6类碳源的利用达到高峰,高施用量生物炭的处理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最强,H达到最大;到修复后期,不同处理的碳源利用能力均有所下降,微生物以利用羧酸类和多聚物为主,微生物多样性指数D和U均升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染料试验在重症康复病房气管切开患者误吸筛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2015年7月—2016年2月收治的气管切开患者110例设为实施前组,方法是采用常规气管切开护理及防
目前最常用的非线性失真的测量方法有基波抑制法和谐波分析法两种,都属于模拟式处理技术。用基波抑制法测量非线性失真时,基波抑制网络的阻带带宽会影响测量结果,宽阻带仪器
目的:研究金雀花碱(Cytisine,Cy)对大鼠心室肌细胞上的几个主要的离子通道电流(INa、Ito、ICa-L)及其动力学特征的影响。方法:使用Langendorff恒温装置逆行灌流,单酶解法分离SD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 H-FABP)及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联合血浆超敏肌钙蛋白T (cTNT-hs)、血浆脑钠肽(BNP)、右心室/左心室内径比
渤海某油田污水系统投用后,斜板除油器除油效率一直偏低,在实际处理量未达到设计处理量的情况下除油率仅为40%。进入斜板除油器的含油污水先通过聚结波纹板,其中较大油滴被上浮
随着涂料应用工业化的加速,在涂料用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相同颜色涂料的批次也越来越多,但为了使不同批次的涂料在被客户应用到相同项目中不出现颜色差异,如何控制不同批次间色
目的:维吾尔族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遗传性易栓症方面研究甚少,本研究通过测定维、汉两民族PTE患者蛋白C(PC)、蛋白S(PS)及凝血酶原Ⅲ(ATⅢ)水平,了解两民族病例-对照组PTE患
本文讨论了几种离散数据网络化方法 ,并从逼近程度、外推能力、唯一性、计算速度等几个方面对这些方法作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就业领域愈发宽泛、职业选择路径愈发多样,各高职院校应特别注重在夯实学生专业基础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广度与深度、思想道德品质、思辨能
本文以甜菜粕为原料,通过酸提醇沉法去除果胶,残余甜菜粕纤维经化学修饰获得吸附能力强、成本低廉、可循环使用的一种新型吸附剂,并研究这种改性甜菜粕纤维吸附剂对糖液的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