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艾灸对慢性心衰(CHF)可能发挥的作用机制,观察艾灸、卡托普利以及艾灸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CHF大鼠一般症状、心室质量指数、心功能相关指标、心衰血浆标志物浓度水平和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为艾灸治疗CHF方案提供确切的实验数据支撑。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分为20笼(3只/笼),按动物编号随机选取12只(4笼)大鼠为正常组,48只(16笼)造模。造模方法采用腹腔注射ADR,每周注射一次2 mg/kg,连续注射12周。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艾灸组、卡托普利组和艾灸+卡托普利组(艾卡组);正常组和模型组,不进行治疗,正常喂养;艾灸组,选取双侧“肺俞”、“心俞”穴进行温和灸,每日1次,每次25 min,灸疗3周;卡托普利组按5 mg/m L的卡托普利混悬液,根据15 m L/kg标准,给予大鼠灌胃处理,每日1次,灌胃3周;艾卡组采用艾灸与卡托普利灌胃相结合,每日1次,共3周。治疗结束后,记录大鼠一般症状变化,检测大鼠心率、心输出量、左心室收缩压及左心室舒张末压,采集并称重大鼠心室质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脑钠肽(BN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含量,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凋亡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 L-2)、Bc L-2相关的X蛋白(Bax)、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as)及Fas配体(Fas L)的表达水平。结果:1、造模大鼠一般症状变化较大,左、右心室质量指数增高(P<0.05),心功能相关指标检测都发生明显的变化(P<0.01),经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发现,造模大鼠心肌横纹不清,多数细胞出现肿胀、空泡,心肌纤维断裂、溶解,排列紊乱等改变。2、治疗期间,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大鼠行为状态得到改善,呼吸气喘、饮食二便、精神状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3、心室质量指数检测发现,与模型组相比,艾灸组、卡托普利组和艾卡组大鼠,左、右心室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5)。4、心功能相关指标统计发现,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卡托普利组和艾卡组大鼠的心功能指标变化显著(P<0.05)。5、血清BNP、NT-pro BNP检测结果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BNP、NT-pro BNP浓度含量明显上升(P<0.01);各治疗组血清BNP浓度显著下降(P<0.01),艾灸组和艾卡组血清NT-pro BNP浓度下降(P<0.05),但卡托普利组血清NT-pro BNP浓度含量下降不明显。6、Western blot检测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及Fas、Fas L的表达均呈上升趋势,Bcl-2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各治疗组均可以降低Bax及Fas、Fas L的表达水平,上调心肌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P<0.01);与艾灸组和卡托普利组比较,艾卡组心肌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及Fas、Fas L表达均有差异(P<0.01)。结论:1、在CHF治疗过程中,艾灸、卡托普利以及艾灸联合卡托普利能够抑制CHF大鼠心肌促凋亡相关蛋白Bax、Fas、Fas L的表达,上调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水平,减轻心肌损伤,对CHF有着积极的治疗效果。2、艾灸“肺俞”、“心俞”穴能明显改善CHF大鼠的症状,改善心衰状态,其机制可能发挥着类似于卡托普利对细胞凋亡的调节作用,从而减轻心肌损伤。3、艾灸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CHF大鼠,与单独的艾灸和卡托普利相比,对于缓解CHF大鼠症状,减轻心肌损害,改善心衰状态更具优势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