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邓小平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n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突破困难局面,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同时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其中围绕党的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理论,并付诸了有效的实践。本文旨在梳理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内容,并概括其理论特征、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第一部分阐述新时期邓小平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首先是时代背景:当代世界的时代主题由革命和战争转变为和平与发展,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渐渐缓和,国际局势由冷战对抗转向多极化,人类社会的发展也进入全球化的新阶段。中国由封闭僵化转向改革开放,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次是理论渊源: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欧美国家无产阶级政党创建过程中曾提出丰富的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列宁更是在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和共产国际革命斗争实践中提出了比较全面的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毛泽东在结合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的基础上继承了马恩和列宁的党建思想,系统地总结出关于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干部制度、党员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等思想。再次是实践依据,进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都有了长足发展,面对国家建设的新要求,党必须加强自身的建设。此外,参照和汲取国内外无产阶级政党加强自身组织建设的经验教训是新时期邓小平关于党的组织建设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依据。  任何思想理论的形成和成熟并非一蹴而就。邓小平党的组织建设理论也是日益发展完善的,它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而不断地丰满起来。文章将其发展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思想萌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曲折探索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理论形成三个时期。  新时期邓小平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党的民主集中制度思想,它是组织建设的首要问题和原则问题;第二部分是干部队伍建设思想,重点要求培养选拔忠于党的事业、积极推进改革发展、思想好工作好的干部,并且逐渐形成了提拔年轻干部和老干部离退休的接替制度;第三部分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思想,主要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增加了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的改进,改变党委的职权,增添企事业单位党组织、稳固党的基层基础的内容;第四部分是党员队伍建设思想,新形势对党员群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员的行为作风、处事标准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更新。  邓小平新时期党的组织建设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组织建设的理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理论的重要篇章,不仅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为打开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提供了组织保障,而且对新世纪新阶段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仍具有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所研究的高管薪酬制度是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根据现代公司经营权与控制权分离的实际情况,高管薪酬制度却演变成公司治理的难题,是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法学领域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介绍和制定的法律法规依据、编制原则、工作程序和当前实施情况.分析两个目录、两级目录、两个证、两级证及其关系.
本文在研究海上搜救活动的相关国际法理论的基础之上,综合运用法理学的相关基础理论,通过实证分析法、演绎推理法等相关研究方法,对海上搜救活动的相关国际法问题进行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