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剩余污泥减排的强化脱氮技术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lmis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对剩余污泥的减排的目的,采用厌氧、缺氧、好氧与膜生物反应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了城市污水的强化脱氮技术研究。分别研究了系统污泥培养期间的污泥性状变化,污泥培养后期反应器的处理效果和各参数对系统处理效果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污泥培养期间温度为23-30℃,好氧溶解氧控制在1~4mg/L,缺氧溶解氧为0.2-0.3mg/L,满足硝化反硝化作用的需要。污泥培养期间COD进水平均为560mg/L,去除率平均为95%。BOD5进水平均为124.6mg/L,去除率平均为97.4%。NH3-N进水平均为17.7mg/L,去除率平均为93.6%。TN进水平均为31.1mg/L,去除率平均为67.9%。TP进水平均为4.16mg/L,总去除率平均为87.9%。污泥培养期间各项控制指标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标准。选用好氧混合液回流比r为1.0、2.0、2.5、3.0、3.5、4.0。随r的增大,COD、 BOD5、氨氮去除率变化不大,总氮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r为3时总氮去除率最高,并且r低于3时,实际去除率高于反硝化去除率以及理论去除率,r大于3时,实际去除率低于理论去除率。选用缺氧池至厌氧池回流比R为0、1、2、3。R为2时,系统的总氮去除率提高,R为1时,总磷去除率最高。对比三种厌缺氧/好氧容积比(0.62、0.72和0.92)条件下的脱氮情况,随厌缺氧/好氧容积比值增大,总氮的去除率提高。排泥量为3L/d时,总磷去除效果最好并且比较稳定,排泥量为1L/d时,出水总磷仍满足一级A标准,污泥减排可达到80%以上。对比溶解氧浓度为1、2、3、4mg/L,随溶解氧浓度增加总氮去除率先增大后减小。溶解氧为2mg/L时去除率达到最高,微生物去除率和总去除率分别为76.85%和82.17%。溶解氧为1、4mg/L时,亚硝酸盐积累率较低,总氮去除率也相对较低。溶解氧为2、3mg/L时好氧池上清液的亚硝酸盐积累率较高,好氧池中存在短程硝化反硝化。通过依次采用清水冲洗,次氯酸钠浸泡,硫酸浸泡,柠檬酸浸泡的方法能有效恢复膜的通量,膜污染主要来自于膜丝之间污泥的淤积,微生物在有机质表面附着生长产生的生物膜和凝胶层,无机物质在膜表面和膜孔内沉积。本技术针对常规生物脱氮处理工艺中硝化菌易流失的缺点,采用膜分离技术取代二沉池的固液分离,借助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分离,避免世代周期较长的硝化菌流失,增加硝化菌数量,提高硝化菌增殖速率和代谢活力,从而增强脱氮效果。同时膜的过滤效果使反应器内的污泥浓度高于常规活性污泥法,污泥有机负荷降低,污泥龄可无限延长,剩余污泥产量大大降低,达到污泥减排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为防止因非金属摩擦片磨损过薄所引起的制动安全问题,提出载货汽车鼓式制动器非金属摩擦片过薄实时检测系统设计方法.首先,根据摩擦片-鼓完全接触理论及实际应用情况,对现有
每年的汇算清缴工作是企业对全年经济业务,缴税情况以及最新税收政策的综合运用,而少数民族地区,其往往在环境、政策方面都具有其自身的特色,这也为该地区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
目的:观察梅花针联合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肺经风热型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采用枇杷清肺饮加减治疗;治疗组48例在对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万寿菊体内镉积累和解毒与巯基化合物含量的关系。万寿菊植株分别在镉浓度为0、0.1、0.5、2和8 mg/L的营养液中暴露7 d,测定了根、茎、叶中镉、非蛋白
本报讯(首席记者吴倩记者孙梦飞通讯员刘立新李昀芝)4月27日,省检察院召开全面推进《刑法修正案(九)》及司法解释实施工作视频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预防工作会议
报纸
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纺织、造纸等工业上应用的主要变性淀粉,其中重点介绍了羧甲基淀粉、交联淀粉、酸改性淀粉、阳离子淀粉的生产工艺、性质及其应用,同时对接枝共聚淀粉、
目的回顾性研究雄激素联合阻断治疗中,手术去势和药物去势两种治疗方式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至2013年采用戈舍瑞林联合比卡鲁胺(n=20)和白膜下睾丸
随着杀虫剂滥用、工业废水排放及矿业的发展,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日益引起生物界的重视。据国内外研究,Hg等重金属可导致植物氧化损伤、结构破坏、代谢紊乱、乃至死亡。但这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教师的职业道德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承担着培养学生的重任。教师职业道德品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决定
在结构化学中,对周期表中第二周期有下列氢化物系列是被称为等电子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