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诈骗罪刑民交叉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yeming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与合同民事纠纷案件往往交织在一起,在案件性质的确定、责任的认定与程序的适用上存在着诸多争议。研究合同诈骗罪当中包含的刑民交叉问题,有利于明确合同诈骗罪与非罪的标准,为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法律责任的认定提供理论支持。本文试图结合刑法与民法的基本规定,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基本理论,联系司法实践中的具体案例,对合同诈骗罪刑民交叉问题进行研究。文章以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化分析为切入点,对此类案件的责任认定和程序处理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分析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对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类型化的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不同类别的刑民交叉案件的特点,为刑民交叉案件的责任认定和程序处理奠定基础。本文主张以刑民法律事实之间的不同关系为标准将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划分为竞合型和牵连型两类。竞合型刑民交叉案件又可区分为法律上的竞合型和判断上的竞合型两类;牵连型刑民交叉案件又可区分为内部性牵连型和外部性牵连型两类。第二章分析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的法律责任认定问题。刑民交叉案件法律责任的认定应当坚持刑法的谦抑性原则和民法的前置性分析。法律上的竞合型刑民交叉案件,行为人除了构成合同诈骗罪外,同时也需要承担民事责任,涉案合同并不当然无效。判断上的竞合性刑民交叉案件,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决定罪与非罪的唯一标准,应从行为人客观上有无合同诈骗的行为以及主观上有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入手分析。内部性牵连型刑民交叉案件,单位内部人员或者与单位具有表见代理关系的人员构成合同诈骗罪,与单位承担民事责任并不矛盾。外部性牵连型刑民交叉案件,担保人可以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共犯。第三章分析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性问题。涉合同诈骗刑民交叉案件的审理,应当区分不同的类型,竞合型刑民交叉案件以“先刑后民”为处理原则,牵连型刑民交叉案件以“刑民并行”为处理原则,同时应当建构刑事追缴退赔与民事责任承担相互协调的处理机制。合同诈骗罪刑事判决对民事诉讼的既判力应当区分有罪判决和无罪判决分别认定,并非所有刑事判决的事实认定和责任认定都对民事判决发生既判力。生效民事判决对刑事诉讼不具有确定的拘束力,在刑事诉讼中可以作为证据使用。当刑事判决与民事判决发生冲突,且民事判决明显错误时,应当通过审判监督程序撤销错误的民事判决。
其他文献
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一直饱受各界争议。附带民事诉讼本质上是民事诉讼,然而附带民事诉讼与普通民事诉讼相比,其赔偿范围受到很大限制,仅局限于物质损失。一直以来,精神损害
征收是国际投资法领域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从直接征收阶段的征收合法性到补偿标准,再到晚近间接征收阶段的界定标准之争,争议的焦点在不停地变化。当今国际法对间接征收的定义
推进社区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有助于坚持服务导向,贯彻群众路线。全力推进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服务"是主题、"能力"是关键、"满意"是标准。
普遍的商标侵权行为对市场稳定和公平竞争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逐渐由对个体利益的侵犯演化成为一种对社会共同利益的侵害。由于商标侵权容易救济难的特点,以及现行法律制度对商
《入殓师》是一部温暖而深邃、简单而深刻的电影,有着一种独特的美学意蕴。历史上对于生与死的看法,总会散发出浓郁的哲学气息,而《入殓师》导演泷田洋二郎站在一个小人物入
中国新媒体艺术作为一个舶来品,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发展之路可谓步履艰难,虽然已经摒弃了模仿阶段,但在总体上中国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一直滞后于西方。我们可以通过揭示
本文借鉴BKK(1994)和Abdelhak S.Senhadji(1998)的分析思路,对中国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动态关系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却表明,用于描述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动态关系的经验性规律的“S”曲
<正>长三角地区首条快速市域铁路——金山铁路迎来周岁生日。一年来,上海铁路局每天开行36对动车组"公交"列车,安全运输旅客日均超过1.7万人次。金山铁路东起东海之滨的金山
随着我国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路况日益复杂,交通日益拥挤,交通事故随之增加,因此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购买商业车险。车辆定损是机动车辆理赔程序中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车辆定损
本文采用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方法 ,客观地分析了我国保险中介制度法律规范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并通过中外保险中介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 ,以我国国情为基础 ,提出应以保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