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G20参与调节α-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活性的机制研究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l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干扰素刺激基因20(ISG20)是一种由I型(IFNα/β)或II型干扰素(IFN-γ)诱导产生的蛋白质,具有特异的单链RNA或DNA的核酸外切酶活性,对于多种RNA病毒和部分DNA病毒均有抑制作用。细胞内定位分析发现ISG20主要位于核小体和Cajal小体,鉴于核小体是rRNA和核糖体生成的主要场所,Cajal小体是snRNA和snoRNA生成的主要场所,进一步提示 ISG20可能通过其核酸外切酶作用影响snRNA和rRNA的成熟,从而抑制蛋白合成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因此,ISG20的表达差异及核酸外切酶活性对于不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发病、α-干扰素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可能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从临床试验和体外实验两方面观察ISG20在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及无应答组慢乙肝患者肝脏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差异与α-干扰素疗效的相关性,并对其所参与的α-干扰素抗乙肝病毒机制进行初步研究。  方法:  本研究首先选取接受α-干扰素治疗的慢乙肝患者24人,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nterferon-alpha-2a,派罗欣)抗乙肝病毒治疗48周,共随访72周,依随访结果分为治疗应答组及无应答组。对其治疗前肝穿标本行免疫组化检测观察ISG20蛋白在各组肝脏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并以QRT-PCR加以验证。在体外实验中,我们选择在HBV-DNA全基因重组质粒转染肝癌细胞株HepG2形成的HepG2.2.15细胞系上进行研究,后者是体外研究乙肝病毒对肝细胞影响的经典模型。通过构建ISG20过表达慢病毒载体感染HepG2.2.15细胞,观察ISG20差异表达对乙肝病毒活性的影响,验证ISG20的抗乙肝病毒作用;通过点突变方法构建 ISG20去核酸外切酶活性的慢病毒载体,探讨 ISG20发挥抗乙肝病毒作用的机制是否依赖外切酶活性。分别用QRT-PCR及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上清液中HBV-DNA及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e抗原(HBeAg)评价其抗乙肝病毒活性。  结果: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患者治疗前肝组织中ISG20蛋白较无应答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且在应答组ISG20主要表现为细胞核高表达,明显区别于无应答组及对照组。在体外实验中,加入α-干扰素处理后,ISG20随着α-干扰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野生型ISG20过表达组可以显著抑制乙肝病毒,这一结果与α-干扰素干预组的结果相似,并且ISG20过表达慢病毒与α-干扰素联合干预HepG2.2.15细胞后,其抑制乙肝病毒作用显著增强;而突变型ISG20的外切酶活性失活后,ISG20对乙肝病毒的抑制作用消失。此外,行免疫荧光检测,可见ISG20蛋白高表达于细胞核,这一结果与肝活检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相一致,进一步证实ISG20抗乙肝病毒作用主要依赖于其核酸外切酶活性。  结论:  本研究发现在α-干扰素治疗慢乙肝应答组及无应答组中,ISG20蛋白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内分布存在显著差异,提示肝组织内ISG20蛋白的差异表达与α-干扰素治疗慢乙肝的疗效相关。体外实验证实,ISG20作为干扰素刺激基因,可由α-干扰素诱导产生,ISG20的表达差异与α-干扰素抗乙肝病毒作用差异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并发现其抗乙肝病毒作用主要依赖于其核酸外切酶活性。
其他文献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是儿童最常见的恶性实体肿瘤之一,占儿童肿瘤死亡人数的15%,其恶性程度高,可早期转移至骨髓、骨组织,预后较差,故深入研究NB的发生、发展机理至关重
目的:以双血浆法锝[Tc]-二乙三胺五乙酸(Tc-DTPA)血浆清除率为标准,对放射性核素肾动态显像、肾小球滤过率估计公式(Cockcroft-Gault方程、简化MDRD方程)进行比较,评价两种方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第一部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及培养  目的:熟练掌握如何在体外培养和传代兔骨髓基质干细胞,为进一步实验打好基础。  方法:使用0.25%的胰酶消化法从兔股骨髁取全骨髓
第一部分Orexin系统在缺血性脑损伤、非器质性失眠症中的表达变化及电刺激小脑顶核的调节作用实验一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马神经细胞的影响目的研究Orexin-A对体外培养的海
为了综合鉴定我省各地选育的大豆品种(系)的适应性、丰产性和抗逆性等,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的不同生态点进行了区域试验。现将1983年的试验结果进行联合方差分析和稳定性测定,试
目的:  白细胞介素34(IL-34)是一种新发现的细胞因子,研究发现它在表皮中由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对维持朗格汉斯细胞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拟在从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IL-34
目的:观察非霍奇金淋巴瘤采用美罗华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CHOP)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治疗的6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
目的:应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介入性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并对其疗效、实用性、优越性进行初步分析;通过与外科手术治疗PDA的临床疗效、费用、用药、并发症的对比性研究
解构主义以表意上的绝对"差延",永恒的"缺失",否定了"本源"的单一、纯粹,但在消解原文与译文对立的同时,却往往超验地谈论原文对于译文的依赖.本文指出原文的属性应从特定历史条件下文化接触的权力关系中去把握.作为关联文化协商意义的过程,原文与译文一样,都是翻译实践的效应.而昧于这层关系正是传统翻译研究走入形式化误区的根源.以翻译实践为塑造原文的话语事件,本文倡导一种把研究对象历史化、探讨原文的建构与翻译物质性的认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