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多坯无余挤压板坯的轧制变形及其组织性能

来源 :辽宁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1cy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减振性好且电磁屏蔽性能优越等优点,在汽车、航空航天、通讯及3C产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发展镁合金板带材,开发低成本、高效率的挤压-连续轧制,是镁合金领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无余挤压是近年来改进开发的挤压技术,通过多个坯料供料和前后坯料金属在挤压区的焊合连接,实现长尺镁合金板坯的挤压连续出板,进而为成卷连续不间断轧制镁合金板材带来可能。多坯无余挤压连接的镁合金板带存在挤压结合区,通常认为镁合金板带挤压连接的接头部位性能低于母材,如果按照母材来制定轧制变形工艺,很容易导致断带。对镁合金挤压板进行工业化生产轧制,必须考虑最薄弱区域的材料特性,对挤压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变形行为进行研究,确定不同轧制压下量下的挤压接头的变形行为,对确立和优化实际生产工艺有着重大意义。本课题针对开发镁合金挤压板成卷连续轧制的需要,研究了AZ31镁合金挤压板坯在轧制中的变形行为,重点研究了多坯挤压连接区域的塑性变形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用经多坯无余挤压连接获得的初始的AZ31镁合金板带,采用220℃-280℃多道次温轧工艺对挤压连接板进行加工。通过测量和观察不同压下量下的挤压-轧制板的厚度变化、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和硬度变化,分析了挤压接头在轧制过程中的变形行为。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多坯无余挤压连接的镁合金板材进行了宏观形貌和微观组织分析,发现在连接区域的前后板坯存在厚度不均、厚差分布不均、微观组织不均等三种典型形态,并对后续轧制的板形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经过研究首次发现厚差不大、微观组织不同这种形态在经过轧制后也会出现板形缺陷。(2)AZ31挤压连接薄板在张力轧制过程中未发生断带,挤压接头与母材同时进行塑性变形,板材的厚度较为一致,挤压接头粗大的晶粒破碎,并再次长大。板材的单向拉伸断裂位置在结合区附近。挤压接头连接处处于不稳定变形阶段。经过多道次轧制,强度也大大改善,轧制变形的挤压接头强度达到母材的91%。(3)根据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了挤压-成卷轧制所需挤压坯料的技术要求。明确了对于挤压坯料,厚差>10%时轧制过程中会产生中间浪且无法消除,厚差<5%时由于分布不均匀也会导致板材的浪形,但会随轧制过程的进行逐渐消除。(4)多坯无余挤压工艺与镁合金成卷连续轧制工艺相结合,可以形成镁合金板带的大卷重带材长尺无头轧制,具有提高自动化水平和生产率,减少废品率的多种优点。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无穷维动力系统理论和算子半群分解技巧,证明了记忆型Boussinesq方程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主要内容为:第一部分,介绍了 Boussinesq方程的发展背景和研究现状.第二部分
由于超薄的厚度,单层二维纳米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以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制备单层二维纳米结构并实现性能的调控尤其重要。本论文主要通过实验和理论方法实现单层二维纳
Fe基非晶合金具有独特的长程无序点阵结构,表现出硬度高和优良的耐磨抗腐蚀性,在工业中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关键零部件、煤矿石油开采重要结构件、轮船相关动力零件、以及各
氮杂环丙烷是一类用途广泛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与许多试剂可发生环加成反应来制备环状化合物,这些化合物所具有的独特结构在药物合成中有着广泛的用途,一直受到化学家和药物
煤液化、气化等转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固体产物,这些固体产物中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和部分未燃碳,具备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研究固体产物清洁高效的回收利用方式,对节约资源、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并伴有行为及精神的异常。AD的主要病理学特征是大脑皮质和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用于癌症治疗的药物主要来源于天然产物提取和人工合成。因植物资源短缺,所以天然抗癌产物的人工合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4′-
近些年来,彩叶植物由于异于常规且丰富多彩叶片特征而备受青睐,已成为城市园林景观和绿化中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些丰富多彩叶色的呈现与植物体内的一种次生黄酮类代谢物质——
薏苡仁油是薏苡仁中的主要生物活性组分,具有抗肿瘤、减肥、抗炎等生理活性作用,主要含有油酸、亚油酸、硬脂酸等成分。然而,薏苡仁油存在水溶性、稳定性和口服生物利用度较
[背景和目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CD4+T淋巴细胞大量浸润至脑实质并作用于固有小胶质细胞,与脑免疫炎症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密切相关。不同亚群的CD4+T淋巴细胞介导不同的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