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港口规模与吞吐量的迅猛增长,在过去经验条件下规划建设的现有锚地,其锚地的设置及管理的合理性问题已经成为影响船舶锚泊安全的重要因素。目前领域学者对锚地水域安全性评价研究主要从锚地自然环境、交通环境、港口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结合专家意见打分及定性与定量分析法进行锚地安全评判,该方法多为定性分析法,需要大量的领域知识及存在专家主观意见,不利于迁移学习。随着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的强制安装,大量的船舶AIS信息被采集,这些信息蕴含着丰富的船舶运行状态数据,因此本文基于天津港船舶AIS信息数据,提出了一种船舶进出锚地碰撞风险度评价模型。首先根据天津港锚地位置及锚泊船舶特点,在数据库SQL中编写数据筛选程序,筛选出进出锚地时的锚泊船舶AIS数据和锚地周围船舶(非锚泊船舶)AIS数据;其次计算出锚泊船舶与周围船舶的最近会遇距离(Distance at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DCPA)和最近会遇时间(Time to closest point of approach,TCPA),当DCPA和TCPA满足一定条件时则认为两船产生会遇局面;最后利用提出的锚地船舶会遇率作为锚地碰撞风险度评判指标,不同锚地船舶会遇率越高,表明船舶进出该锚地时存在的碰撞风险度越大,从而可以定量计算出船舶进出天津港各锚地的碰撞风险度大小。船舶进出锚地碰撞风险度评价模型具有以下两个优点:一方面数据采集便捷、可靠,模型建立不需要专家评判打分,从而避免了人为因素影响,结论可靠度更高;另一方面该方法可以应用不同港口的锚地碰撞风险度评价,可迁移学习性更好。通过提出的模型定量计算出船舶进出天津港各锚地时的碰撞风险度大小,分析其规律;并结合锚地规划原则及本人多年船长实际经验,提出了两种不同解决方案来降低船舶进出天津港锚地的碰撞危险度,该解决方案可作为天津港海事管理部门在锚地管理及重新规划时的理论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