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特性对液浮陀螺仪组件应力状态影响研究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huanghui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惯性导航系统中的关键仪表之一,液浮陀螺仪在我国国防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国液浮陀螺仪等一类精密机械系统的装配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所有的零件加工精度都满足设计要求,但装配后精度与稳定性却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零件的制造特性与系统精度之间的关系尚无有效的定量分析方法。而系统的精度与稳定性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零组件装配之后的应力状态的影响。因此,本文以某型液浮陀螺仪为研究对象,从零件表面形状误差建模入手,研究表面形状误差等制造特性对液浮陀螺仪零组件应力状态的影响机理,探索建立液浮陀螺仪零组件制造特性与系统工作精度关系的定量分析方法。本文首先论述了开展液浮陀螺仪零组件制造特性与应力状态影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然后就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与方法进行了综述与总结。针对目前液浮陀螺仪等一类精密机械系统精度及稳定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开展了如下研究:(1)以平面形状误差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表面形状误差建模研究。根据表面形状误差测量数据,利用离散余弦变换构建基形状向量,建立了基于基函数线性相加的表面形状误差模型。然后利用该方法对二维、三维配合实例进行了形状误差建模,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在形状误差建模之前先对测量数据进行样条插值处理,能够极大提高形状误差的建模精度。(2)在考虑表面形状误差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带有表面形状误差的平面配合面接触状态的改进差表面法,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了装配时配合面的形状误差对零件接触状态的影响情况。依据逆向工程思想,根据零件几何形状误差的测量数据建立带有误差的三维几何模型,通过数值仿真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3)研究了液浮陀螺仪中浮子的制造特性对其应力状态的影响。基于流体力学、流固耦合动力学有关理论建立了液浮陀螺仪中流体的运动方程,并由此推导得到浮子表面的受力情况。再基于计算流体动力学通过有限体积法对流体运动以及浮子受力进行了仿真分析,设计并开展了不同粗糙度条件下浮子表面受力与液浮陀螺仪零位信号实验研究。(4)在考虑液浮陀螺仪零组件的制造特性的前提下,开展了温度场变化对液浮陀螺仪组件应力状态及变形的影响研究。基于传热学以及热-结构耦合基本理论,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分析了液浮陀螺仪在温度变化时温度场分布及其引起的热应力情况。在考虑液浮陀螺仪零组件的制造特性的前提下,分析了温度场作用对液浮陀螺仪关键零组件应力状态与变形的影响。(5)研究了不同制造特性对液浮陀螺仪装配时应力状态影响情况。针对五套液浮陀螺仪,通过有限元法从形状误差、相对位置、预紧力三个方面研究液浮陀螺仪零组件制造特性对其应力状态与变形的影响情况,并依据单因素法对应力状态和变形灵敏度进行了定性分析,获得不同制造特性对液浮陀螺仪应力状态的影响情况。
其他文献
<正> 一、前言近年来板块构造学、海洋地质学与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的发展,加深了构造环境对玄武岩地球化学特征控制性的认识。玄武岩构造环境与岩浆系列的研究,对探索地壳的形
2014年6月3日下午,罗伯特·G·皮卡德教授在清华大学杭敏教授等人的陪同下,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同喻国明教授及广告与传媒经济系的教师及博士生展开了将近两个小时的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方面总结"温通针法"近年来的研究概况,指出"温通针法"今后的研究应该严格按照对照、随机、双盲、重复的原则,加大病例数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才能使之
当前,环境问题已成为继和平与发展之后又一个让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课题。2011年12月国家出台了针对西部集中连片特困区发展的一系列政策,这其中对于经济欠发达资源富集区的重视
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简称PC)是一种无嗅、无味且透明的热塑性材料,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建材等领域。该材料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应用最早出现于国外,目前国外已经有许多汽车公司
本研究是对社会临场感运用于网络在线购买行为的探索性研究。网络购物环境中时空分离与沟通方式的变化带来新的顾客体验特征,使得社会临场感成为消费者在线购买过程中重要的
在实时视频拼接过程中,需要考虑拼接视频环境(如场景、光照等)的多变性,但目前拼接算法很难很好地满足环境随时变化的要求,从而导致拼接效果欠佳甚至失败;此外,视频拼接过程中需要进
为探索有机花生在生产过程中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按照中国有机产品标准(GB/T 19630)的要求,实施了花生有机栽培病虫害防治试验,摸索和总结出花生有机生产病虫害防治措施。文章主
近年来,印刷工业在印刷市场和产品的快速变化中,步入了印刷产品全媒体数字化的新时代。印刷企业在完成高精度彩色图文数字化采集、计算机直接制版、数字彩色打样、色彩管理、拼
回顾葡萄糖的电化学分析测试历史,讨论目前我国电化学葡萄糖传感器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现状,展望今后的发展趋势。还讨论了相关血糖测试仪器的研究进展,包括血糖测试仪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