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五册中的古诗词注释问题,以西方互文性理论为切入点,结合现在高中古诗词注释的现状,希望能够借助此理论对当今在学习古诗词时能更好的传播中国优秀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能力提供一个新的思路。绪论部分说明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的对象、方法以及综述。分别介绍了国内外对于互文性理论的研究现状,国内关于古诗词注释的研究现状,互文性理论下的高中古诗词注释的研究现状。第一部分是互文性理论与中国古诗词,先简述了西方互文性理论的缘起和流变,广义的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涉及多个领域。而狭义的互文性是指某个文本确切的出现在另一个文本中,本文仅立足于文学领域,研究狭义的互文性理论。接着把西方互文性理论与中国的“互文”修辞进行区分,说明本文所使用的理论基础是西方互文性理论。最后用西方互文性理论揭示出古诗词本身就是互文性很强的一类文本,从而把理论和古诗词有效的融合起来。第二部分是中国古诗词的互文性注释,首先简单的论述一下一般互文性注释的概念,它其实是一种功能性注释,通过注释揭示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联性。接下来论述何为古诗词的互文性注释,在这里笔者依据狭义的互文性理论把它分为四类:来源、源头、传承以及后人的经典评价,并举例进行例证。第三部分是高中古诗词互文性注释的现状以及如何进行修订的问题,首先分别从上述四类当中找出现今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继而构建一些原则,比如根据课文以及单元的特点来修订,还要注意选择最能让学生产生联系、构建框架的以及能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并找出一些方法,比如放在课后练习题中或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第四部分是互文性注释的使用策略,分别从教师教授和学生学习两个方面来探讨互文性注释的教学问题,并提出一些教学策略以及案例分析,想要为当前的古诗词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