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E患者骨髓MSC成骨分化信号通路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hope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成人的骨代谢是骨形成和骨破坏的动态平衡的过程。目前研究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为主的炎症因子介导的破骨细胞过度增殖、活化和成熟是导致SLE患者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但尚缺乏SLE患者成骨细胞状态的研究。成骨细胞来源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TNF-α对正常人BMMSCs的作用目前仍存在争议:在体外可能通过活化NF-κB或其他信号通路抑制或活化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诱导的问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亦有报道在体外对MSCs的成骨分化起抑制作用。我们前期研究发现SLE患者BMMSCs在普通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成骨分化能力下降,推测SLE患者TNF-α可能通过活化NF-κB或其他途径抑制BMMSCs的BMP/Smad信号通路从而参与骨质疏松的病理过程。   多个信号通路包括BMP、Wnt、Notch等参与了BMMSCs的成骨分化的调节,为研究SLE患者BMMSCs参与成骨的信号通路,我们分离了培养了4例SLE患者和4例健康对照者的BMMSCs,提取RNA并逆转录为cDNA,每张芯片以Cy3标记的样本cDNA作为探针,Cy5标记的人标准品cDNA作为探针,在表达谱芯片上进行杂交,将SLE患者BMMSCs2万余基因与正常相比进行比较,并利用qRT-PCR、Westernblot及免疫组化对芯片的结果和TGF-β、MAPK及细胞周期蛋白调控信号通路的差异蛋白进行验证。结果按差异显著性筛选出SLEBMMSCs差异基因1905个,其中上调的652个,下调的有1253个;基因本体论(Go)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表现于细胞周期和蛋白粘附功能;信号通路(Pathway)分析显示,差异明显的信号通路主要为细胞微丝骨架、局部粘附、紧密连接和TGF-β/BMP信号通路。SLEBMMSCsBMP/TGF-β信号通路异常、细胞周期蛋白E(CyelinE)的蛋白表达减少、MAPK/Junk、MAPK/ERK信号通路较正常活化。而在可探知的BMP信号通路的25个基因中,差异表达基因19个,除BMP-5上调外,其余18个基因均下调,提示该通路处于抑制状态。   BMP信号通路的信号通过其受体磷酸化Smadl/5/8蛋白,并与Smad4形成复合物入核,启动相关基因的转录。为研究SLE患者BMMSCsBMP信号通路状况,用Westernblot方法验证了SLEBMMSCsBMP/Smad信号通路的蛋白的功能,结果发现:SLEBMMSCsBMP受体BMPRIA与正常无异,但磷酸化的Smadl/5/8(pSmadl/5/8)低于正常,Smadl/5/8与Smad4形成的入核复合物较正常减少。以上证实SLEBMMSCs的BMP/Smad通路处于抑制状态。   为研究SLE患者BMMSCsBMP-2诱导成骨分化情况,将细胞在含BMP-2的成骨分化培养基中培养,检测其成骨基因碱性磷酸酶(ALP)及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x2的表达及细胞外矿化情况。结果显示:SLE患者BMMSCsBMP-2诱导下48小时ALP及Rux2表达、14天ALP活性及21天细胞外基质矿化均低于正常,提示其成骨能力下降。   为研究TNF-α对BM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用TNF-α处理BMP-2诱导下的正常人BMMSCs,发现TNF-α可活化NF-κB信号通路,表现为IκB的减少;同时TNF-α可抑制BMP-2诱导的Smadl/5/8的磷酸化;而NF-κB的抑制剂PDTC可拮抗TNF-α诱导的Smadl/5/8的磷酸化:TNF-α作用48小时可抑制BMP-2诱导下的正常人BMMSCs的ALP及Rux2表达;作用21天可减少细胞外钙盐沉积。   进一步研究显示,SLEBMMSCsNF-κB信号通路中pIκB增多,而IκB减少,提示该通路处于活化状态;进而,用NF-κB的抑制剂PDTC处理SLE患者的BMMSCs,细胞pSmadl/5/8增加、BMP-2诱导下48小时ALP及Rux2表达及21天细胞外基质矿化均部分恢复。   通过以上研究,可以做出以下结论:SLE患者BMMSCsBMP/Smad信号通路处于抑制状态而NF-κB信号通路异常活化;SLE患者TNF-α通过活化的NF-κB途径抑制BMMSCs的BMP/Smad信号通路,从而使其BMP-2诱导的成骨分化减弱。   我们的研究揭示了SLE患者BMMSCs的BMP/Smad及NF-κB信号通路状态;提出SLE患者TNF-α作用于BMMSCs抑制其成骨分化参与骨质疏松的新的理论,并阐明其信号通路调控机制,为治疗SLE患者骨质疏松新靶点药物的选择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期刊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高尿酸血症发病率逐渐上升。长期持续高尿酸血症是引起代谢综合征肾脏损伤的重要病理因素。因此,对高尿酸血症及早期肾脏损伤的防治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荷叶碱是中药荷叶主要阿朴啡型生物碱。它具有刺激胰岛素分泌、降血脂、抗氧化、抗炎等生物活性。临床已证实以荷叶为主药的荷叶降脂汤能有效降低代谢综合征伴发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但荷叶碱是否具有降尿酸肾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
目的:通过离体细胞实验研究疏肝理气法对大鼠胃Cajal间质细胞的分化活性影响,并基于Ca2+通道、SCF/c-kit信号转导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1)制备含药血清,分成实验组:5%、10%
目的:评价蛇床子催眠活性组分(CHC)的催眠和促进学习记忆效应与耐受性以及宿醉反应和依赖性,探讨产生耐受性机制。方法:1.CHC对小鼠催眠作用及耐受性评价:取小鼠,灌胃CHC高520mg/kg、中260mg/kg、低130mg/kg三个剂量,每天分2次、每次间隔7小时,连续30天,设空白对照和地西泮6mg/kg阳性对照,观察CHC对戊巴比妥钠协同催眠剂量的入睡潜伏期、睡眠持续时间;采用Morris
五味子降三萜(schinortritepenoids,SNTs)是五味子科(Schisandraceae)植物特有的次生代谢产物,其化学结构通常具有高氧化度、高度重排、含柔性侧链及立体化学复杂等特点,为其结构
目的:通过气管切开插管留置套管大鼠模型,检测肺部β-防御素-2(BD-2)、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P-A)及分泌型免疫球蛋白(SIgA)、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的水平,探讨肉苁蓉
目的:1、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的手术时机和减压指征;  2、探讨电针对骶骨骨折合并骶丛神经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西
目的:通过观察脑出血(ICH)急性期大鼠脑组织中血肿周围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表达、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
目的:探讨茵陈解毒汤佐治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医辨病为胎黄,辨证分型为邪毒证型)的临床疗效,同时对比观察茵陈解毒汤临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本病提供一套安全有效的中西医
“自学·联想·评价”教学模式的运行结构是“设疑——联想——点拨——归纳”,它以课前自学为基础,以课堂联想为核心,以课后评价为保障,“自学·联想·评价”作为该模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