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催化的喹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及其抗流感活性评价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2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H)-喹诺酮和吡啶酮类化合物在天然产物以及生物活性化合物中广泛存在,同时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含有2(1H)-喹诺酮母核的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血小板和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因此,这类化合物的合成引起了化学家的兴趣,目前已经开发了多种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比如:Friedlnder缩合反应、末端炔烃的羰基化关环、N-芳基酰胺的分子内傅-克反应、串联乌基-克脑文格尔反应等。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发展的铜催化的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第二部分为该类化合物的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   一、铜催化的串联反应是实验室的研究兴趣之一。设计了从邻卤芳羰基化合物和2-芳基乙酰胺为底物出发,在碘化亚铜的催化下,通过串联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1H-喹诺酮和吡啶酮,具有反应经济和底物适用性好的特点,芳基氯代物也能作为底物以较好的收率得到目标化合物。   二、因为变异快以及感染性强,流感已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因而,寻找能够预防和治疗流感的药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对2(1H)-喹诺酮类化合物进行了抗流感活性筛选,发现2(1H)-喹诺酮是一类具有抗流感活性的新骨架。一些化合物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基于这些初步的构效关系,有针对性地合成了一系列2(1H)-喹诺酮衍生物进行抗流感活性测试,为进一步的结构改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他文献
1问题的提出如何及时了解PV供电系统的当前状态,获得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数据,如何及时知道系统的故障和隐患防患于未然,如何评估PV系统设计是否完善和合理,如何评估系统使用
目的:探讨针对食管型颈椎病患者,分析实施放射诊断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06月-2014年06月食管型颈椎病患者63例,针对所有患者实施颈椎正侧位X线放射平片检查以及实施
目的:分析溶血对肝功能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院检查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100例,对受检者的溶血标本和未溶血标本分别进行肝功能各项指标检
目的:通过对淫羊藿苷元原料药进行处方前研究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含量和溶出度测定方法,并筛选出最优的制备技术和工艺处方参数提高淫羊藿苷元的溶解度,以期寻找安全、有效、低毒的制剂手段改善淫羊藿苷元的生物利用度。方法:(1)在处方前研究中,对淫羊藿苷元的的熔点、溶解度、平衡溶解度和粉体学性质进行考察。(2)在淫羊藿苷元增溶性研究中,首先对包合技术和固体分散技术两种增溶手段进行筛选,结果发现固体分散体增溶效果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日常学习中显得更为重要。根据培训学习的理论和几年的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如何培养学生数学创新能力?已引起广大数学教师的高度重视。本文从确立创新教学原则、创设宽松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
目的:探讨胃溃疡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胃溃疡患者72例,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
目的:了解89 Sr治疗骨转移癌痛患者的健康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及现场访谈,对60例89 Sr治疗骨转移癌痛患者进行健康知识和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结果:绝大
A new correlation for the prediction of gas hold up in bubble columns was proposed based on an extensive experimental database set up from the literature publi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合并束支阻滞的临床特点,并能指导心内科诊断。方法:患者入院后至2周,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第一天每2小时检查一次,之后每天1次。全部病例心电监护72小时。在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