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大部分企业的主要外部资金来源仍然是银行贷款。所以,银行的信贷资金配置效率对经济发展影响重大。正因为如此,银行贷款合约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关于银行贷款合约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企业规模、产权性质、盈利能力、财务政策稳健性等企业特征,却忽视了管理者的个人特征。随着近些年女性高管快速增多,她们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性别这一重要个人特征与银行贷款合约联系起来,重点考察高管性别差异对银行贷款合约中担保条款设置的影响。本文从性别歧视视角出发,通过搜集整理银行贷款担保数据,对银行的贷款担保要求进行诠释。进一步,本文揭示了借款企业产权性质、金融市场化以及货币政策对信贷性别歧视的影响机理。通过研究高管性别差异对银行贷款合约中担保条款设置的影响,为社会与经济转型期我国信贷市场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证据。实证分析中,利用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2年间的银行贷款数据作为观测样本,通过相关分析、单变量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进行检验,结果发现:控制其他因素后,借款企业CFO性别对贷款担保产生了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给予女性CFO的担保条款更为苛刻。具体来讲,与男性伙伴相比较,女性CFO所获银行贷款中担保贷款比例更高;而且在担保方式选择上,女性CFO更多被银行要求提供担保约束更严格的抵押担保,而男性CFO则更倾向提供担保约束较宽松的保证担保。进一步研究表明,与民营企业女性CFO明显遭遇银行信贷歧视不同,国有企业面临的信贷性别歧视并不明显。同时,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缓解信贷市场中的性别歧视。而且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缓解女性CFO的性别歧视产生了积极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女性董事比例高的公司也显著遭受银行更加严格的担保要求。信贷市场存在性别歧视会影响银行信贷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由理论和实证分析可知,若要减轻甚至消除信贷市场的性别歧视现象,企业应鼓励女性管理者提高社会参与度并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以获得市场的充分认可;银行应在进行信贷选择时重视考核借款企业的财务业绩和偿债能力等硬指标,尽量避免非经济因素驱动;政府应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营造公开透明的金融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