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到2006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WTO的五年保护期即将结束,中国银行业将全面开放,外资银行将享有完全市场准入、在地域和客户方面的限制将完全消除。外资银行与中资银行在地域、客户、业务、和人才等各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四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外,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都已通过财务重组和股份制改造,公开上市募集股票,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建立了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框架,其它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也在锐意改革。我国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于新的更加严峻的会融市场的竞争态势,我国商业银行如何应对,是一个重大的问题。 本文分析了外资银行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我国政府对外资银行所采取的监管措施的变化,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布和所采取的战略,以及今后的战略走向,研究了外资银行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冲击,我国商业银行相应的战略举措。通过对比分析,找出了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会和挑战。 通过SWOT模型,本文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进行构思和选择,帮助银行识别来自外部环境的机会或威胁和来自内部资源的优势或劣势的适应性和差异性,对银行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决策,决定未来发展态势,提高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能力。文章进一步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来分析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格局。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中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选择:首先在市场上根据CAP模型分别对客户、竞争地和产品进行定位。当代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实质是品牌的竞争,我国商业银行要从品牌战略,品牌管理、品牌宣传上着手,形成品牌文化和价值。在客户的开发和维护管理战略上,要根据客户价值细分客户和建立系统的客户数据库。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人才的开发和培训要靠科学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系统的培训,以及激励机制。最后是金融创新战略和国际化战略,银行要取得竞争优势,必须针对不同客户群体需求设计开发新型金融服务产品,并要主动出击,实施国际化战略,适应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