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概率统计已成为中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它的教学研究也变得日益迫切,数学教师对概率概念及其教学的认识直接影响到概率教学的效果。 本论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阐述问题的提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和本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 论文的第二部分为第三章和第四章,分别具体介绍了对五个研究问题的调查结果,即教师对概率的古典定义、几何定义、频率定义和公理化定义的理解;教师是否也有简单复合法等在学生中常见的错误;教师使用排列组合解决简单概率问题的技能;教师设计模拟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能力;教师对“概率无用论”采用怎样的教学策略回应等。研究结果表明:教师较熟悉概率的古典定义和频率定义,高中教师倾向于从理论的角度解释概率值的含义,市区初中教师各有一半的教师分别从试验和理论的角度解释概率值,而农村初中教师倾向于从试验的角度解释概率值。简单复合法、预言结果法这两个在学生中观察到的常见错误认识在教师中也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教师主要采用排列组合方法或作树状图等计算概率,很少设计模拟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高中教师理论分析的成功率高,但是没有一个人提到用频率估计概率。初中教师尤其是农村初中教师排列组合技能水平一般,也很少谈到用频率估计概率。大多数教师不了解概率公理化定义及产生背景。初中教师对“概率无用论”主要拟从试验的角度予以回应,高中教师则比较倾向于口头举例说明和理论讲解的方式。 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是总结和展望,再次呈现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对教师、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