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盐侵蚀与干湿循环耦合下混凝土性能劣化规律研究

来源 :西京学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dlc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硫酸盐侵蚀混凝土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反应过程,且硫酸盐侵蚀是导致混凝土提前达到服役期限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外已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因试验制度和评价标准的不统一,使得研究结果可比性差。而且处于我国海滨地区和盐渍地区的混凝土结构,由于干湿循环和硫酸盐双重侵蚀作用,使得混凝土结构的损伤程度进一步加重。因此开展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耦合环境下混凝土性能的劣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将三种不同水灰比(W/C=0.61、0.50和0.45)的混凝土试块置于质量分数为5%的Na2SO4溶液中,分别在硫酸盐常温浸泡与干湿循环和硫酸盐耦合两种侵蚀环境下进行混凝土耐久性试验,试验时长共计120d,其中每隔40d对试块进行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并将抗压强度相对值、劈裂抗拉强度相对值及抗折强度损失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混凝土宏观力学性能劣化进行了探讨分析。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侵蚀周期的增加,混凝土力学性能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且同一侵蚀周期下,水灰比越小,力学性能变化幅度越小,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越好。(2)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加速了混凝土的损伤,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3)总体上,硫酸盐侵蚀40天时,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达到峰值,而抗压强度在硫酸盐侵蚀80天时才达到强度最大值,即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相比抗压强度对硫酸盐的侵蚀更加敏感。针对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两种环境下混凝土内部孔隙结构变化,本文分别采用ICT和NMR技术进行了测试。通过考虑水灰比、侵蚀周期及侵蚀环境对混凝土硫酸盐侵蚀的影响,结合力学性能试验结果及细观孔隙变化特征进行了混凝土损伤分析:(1)混凝土内的小孔隙占比最多,随着干湿循环试验的进行,小孔隙数量逐渐减少,大孔隙逐渐增多,小孔隙向大孔隙方向扩展,从而混凝土孔隙流体量逐渐增大。(2)硫酸盐侵蚀混凝土初期(0d84d),随着侵蚀天数的增加,混凝土内流体的孔径分布由小孔隙逐渐向大孔隙方向偏移,且水灰比越大,孔隙流体的横向弛豫时间T2谱的范围越宽,大孔对应的信号强度越强。(3)对于干湿循环作用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孔隙体积占比建立了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大于0.5mm3范围的孔隙体积占比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程度最大,且水灰比越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越大。通过研究干湿循环和硫酸盐侵蚀作用下混凝土性能的劣化规律,为硫酸盐侵蚀混凝土耐久性寿命预测提供了依据,对在役混凝土结构的维护与修建提供了理论参考。
其他文献
完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制度,尽快建立起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土地流转制度,使农户的经营规模能够随着经济形式的发展而不断得到调整和适度扩张,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面临
近十年来瓦斯爆炸(或煤尘爆炸)事故仍然是我国煤矿最严重的灾害事故之一,容易造成矿工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巨大损失。以兴利煤矿为研究对象,采用调研分析、理论建模、实际应用相
本文列举北京一些医院科室牌子常见的英文翻译谬误18例。他们不利于对外人文交流环境,并削弱首都国际大都市形象。
<正>我于1949年9月在惠阳坪山参加粤赣湘边纵队东江第一支队文工队,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10月中旬惠州解放,部队进入惠州,东江第一支队文工队又保送我们一批青年战士到惠州军
目的:总结“阿罗格”点刺液测试变应原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变应性疾病200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用“阿罗格”点刺液进行过敏原测试,分析其结果。结果:用“阿罗格”点刺液检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发展,创新研发作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受到全球各界密切关注。近年来我国研发强度迅速提高,但研发持续性不够稳定,鉴于研发投资活动高
<正> 万山区地处港、珠、澳之间,是珠江出口的咽喉地带,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万山要塞”之称。全区下辖万山、坦杆、桂山三个海岛镇,管辖万山群岛中的76个岛屿,海域面积3000
初中阶段所接触的数学的“动点问题”,并不是数学学科中某一模块的知识,而是将初中阶段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在各个省市的中考题中出现,所占分值较大。它综合了初中阶段所学的
研究了干旱高温协同胁迫对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抗氧化防护系统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高温同时胁迫显著诱导了玉米幼苗叶片和根中抗氧化防护酶活性,如超氧物歧化酶(SOD)、过氧
森林康养在我国是一个新事物,作为一项产业,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国民身体素质,推动我国的经济增长,森林康养是实施“两山论”的有力措施。但是,由于森林康养被引入我国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