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经过污水处理厂常规处理后的出水,通常较易达到总氮小于35mg·L-1可无害化排放的水质指标,但较难降低至10mg·L-1以下的资源化利用的指标要求。这是因为水中的总氮通常是以硝酸盐氮、氨氮等比较稳定的形式存在,长期富集在水体中较易发生富营养化,出现水华、异味等一系列问题,故而直接制约了水资源的再利用。本文在对目前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氮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非常具有发展前景、能够深度去除水体中微量硝酸盐氮的电化学净水技术进行研究,着重研究了电化学还原降解及其与电迁移联合作用的脱氮效果及影响因素。本文首先建立了准确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分析方法,成功的排除了测定时必要添加物质以及Fe-Si滤层材料溶出Fe离子、反应体系中生成的Ca(OH)2等物质对分析测定的干扰。然后,本论文选择了文献中常用的对硝酸盐氮去除效果比较好的七种电极材料进行了在不同电位下的脱氮效果对比研究。通过实验得出结论,Fe-Si和Cu-Ni-Zn电极可以经济有效的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氮。我们又进一步研究了实验过程中流速、电流密度、初始浓度、反应时间、粉体厚度等因素对Fe-Si滤层材料电化学还原降解水中硝酸盐氮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在2mA·cm-2的阴极极化电流密度下,Fe-Si滤料电极能在2h内将600mL·h-1流量的水体中的硝酸盐氮浓度从39.58mg·L-1降低至3.78mg·L-1,降解率可达90%以上本文还开展了用Cu-Ni-Zn电极电化学还原和电迁移联合脱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考察了电迁移与反扩散、流速以及电流密度等因素对脱氮效果的影响。实验证明,Cu-Ni-Zn电极在电化学还原和电迁移共同作用下,20min内即可达到90%以上的硝酸盐氮脱除率。电化学去除水体中硝酸盐氮的技术是一项以电子为还原剂、无须添加任何催化剂、无二次污染、设备简单、非常有效且实用的脱氮技术。文章最后对去除水体中的硝酸盐氮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以及有待进一步解决改进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