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收益优化对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2015年CHARLS数据

来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oret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人口预期寿命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大多面临着财务风险,比如养老金收不抵支的风险。为了应对此风险,各国纷纷进行改革,比如提高退休年龄、优化生育政策等。然而,有关这些政策的研究大都是基于宏观的模拟结果或者采用宏观数据进行研究的,很少研究从个体一生的养老金缴纳及养老金支出出发。因此,基于当前面临的现实背景下,从个人微观角度研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十分值得深究,一方面,它直接影响到了个人的退休行为选择、个人的经济收入状况乃至整个家庭的经济和金融活动。另一方面,它关系到整个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和延迟退休政策的有效性、灵活性。本文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理论、世代交叠理论和收入效应理论从微观角度分析了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个体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并且从养老金收益优化的角度模拟分析了养老金收益优化对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在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规则下,本文采用2015年CHARLS数据构建了养老金预期收益现值模型、养老金收入模型、养老金支出模型以及OLS回归模型,采用模拟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检验养老金收益优化对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本文提出的假设是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会促使个体提前退休,但通过养老金收益优化的方式可以提高个体的最优退休年龄进而减缓个体养老金的收支差距。本文的研究结论主要有:其一,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会导致男性和女性职工做出提前退休选择,而提前退休将会导致个体的养老金水平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对于男性样本而言,其最优的退休年龄是53岁,对于女性样本而言,其最优的退休年龄是51岁,二者都出现了提前退休的现象,但总体上男性样本的提前退休现象更明显,因此从总体上看,男性的收支差距要比女性的收支差距大。其二,在进行养老金收益优化后,个体的养老金收支差距有了明显改善,个体的养老金收支差距明显缩小,这说明了养老金收益优化对改善养老金收支差距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比较有限,需要联合其他养老金政策进行改革。其三,本文还发现养老金收益优化对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机制是通过改变个体的最优退休年龄实现的,养老金收益优化显著地改变了个体的最优退休年龄,而实证结果也表明最优退休年龄对养老金收支差距的影响是显著的负向影响,即最优退休年龄提高,养老金收支差距减少,这说明通过养老金收益优化提高最优退休年龄进而改善养老金收支差距是一个很好的改革方式。据此本文提出三点政策建议:1、通过养老金收益优化的方式提高劳动者的最优退休年龄。2、养老金收益优化要兼顾不同群体的利益。3、应该提倡实施弹性的退休年龄政策,在养老金收益激励制度完善的情况下,让劳动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选择退休年龄。
其他文献
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高,治疗时间长,医疗费用高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慢病管理服务,其中血压监测服务包括社区全科医生定期为老年人检测血压,并对检查情况进行评估,提供治疗处方。针对慢性病患者及高危人群的饮食、行为习惯、心理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管理。社区卫生服务可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降低医疗费用。本文结合Grossman的健康需求模型,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分析老年人医疗费用的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对相关概念进
学位
“高龄化”、“少子化”的人口结构,使得丧偶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承受巨大压力。因此,亲属朋友的关怀可能会在丧偶老人的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丧偶老人的社会网络水平可能会影响丧偶老人的健康水平。当前,不少国内外学者对社会网络——这种非正式制度的养老保障功能与机制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但是在社会网络对丧偶老人健康影响的作用研究方面还没有得出一致结论。本文以社会网络理论和健康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使用2014年中国
学位
湖北省于1999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先从试点城市启动实施,再逐步推广到全省,最后实现市级统筹,制度在不断改革、完善,促使参保职工的医疗健康权得以保障,从而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发展。但是,近年来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发展进程中医保基金收支平衡逐渐受到冲击,并且湖北省于2014年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基金赤字的出现将对湖北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利影响,我们如何去防范基
学位
农村居民“老有所养”是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原则的重要体现,运用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筹资方式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部分地区将其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合并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16岁到59岁农村居民规划养老的重要举措。但是,正规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传统“子养父”的家庭养老模式相结合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而子女数量作为一种重要的养老资本,很可能在农村居民选择养老保险和缴费水平中产生深刻影响。因此,
学位
长期以来,国际社会凭借着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纷纷在我国投资建厂,低成本一直是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筹码,也是国内外企业选址的首选。然而,随着我国人口老化现象加重,强化了国家、社会、居民对养老的重视程度,养老保险在企业和事业单位中的覆盖比例和缴费比例也逐步提高,使得当前企业人工成本也不断增加,抑制企业发展。面对经济下滑,为企业降成本,促进企业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针对该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现实意
学位
住房公积金是当前我国国家住房保障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过去的三十年间,住房公积金制度在服务城镇住房建设发展、降低城镇职工住房获得负担以及助力国家住房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住房公积金制度发展到现在,依旧有大量城镇劳动者未能参与到住房公积金制度中;而即便是被制度覆盖的劳动者群体,公积金的缴存也存在明显的数额差异;实践中应缴未缴以及缴存群体中少则几十元多则上千元的缴存金额差异甚至造成了职工群
学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我国绝对贫困程度逐渐降低的同时,相对贫困问题也开始逐渐凸显出来。2020年后贫困问题也已经转变为覆盖城乡的整体性社会阶层的问题。同时由于乡城之间人口的流动,城乡二元结构很可能进一步演化为城市内部二元结构,且城镇低劳动技能的群体受到我国经济转型冲击的影响可能更明显,因此城镇的贫困发生率与以前相比可能提高。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能够保障个体基本医疗需求
学位
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金支付压力日益凸显。同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医保制度也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缓解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养老金支付带来的压力,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延迟退休政策正式出台,但是延迟退休政策能否推行下去,取决于老年人的健康人力资本。那么退休会对老年人健康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退休会通过何种中介渠道对自评健康、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产生何
学位
退休前后消费保持平滑是保障老年人福祉的关键,也是我国养老保障政策设计的基本目标。尽管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消费数额不断增加,但是退休前后消费是否平滑依然没有定论。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不断转型,越来越需要关注家庭中夫妻双方而非单个户主的退休行为对于老年消费的影响,其中,食品消费作为最基础且最具有典型家庭联合生产、联合消费特征的消费类型理应获得关注。本文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同时关注家庭中夫妻双方退休行为,以食品
学位
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是企业用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企业雇佣决策进而影响雇佣规模。近年来,我国阶段性下调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政策费率,这是否会扩大企业雇佣规模,增加就业还有待研究。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劳动人口主要聚集地之一,且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政策费率调整频繁。因此,本文基于珠三角地区上市公司,探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政策费率对企业雇佣规模的影响。本文首先对重要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基于税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