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紫叶酢浆草叶柄、叶片、鳞片为外植体,研究了愈伤组织诱导和器官发生的适宜条件,建立离体培养再生体系和细胞悬浮培养系;通过对悬浮培养体系的动力学研究,探讨愈伤组织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和悬浮培养过程中一些生长参数的动态变化,建立一个繁殖系数大、繁殖效率高的组培快繁体系,为进一步利用生物反应器进行体细胞胚的大规模培养打下基础,为大规模工厂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紫叶酢浆草染色体核型分析,确定了其染色体数目及核型公式。结果表明:以叶片为外植体,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0.5mg/L+2,4-D2.0mg/L+NAA0.2mg/L+蔗糖4%;以叶柄为外植体时,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2.5mg/L+NAA 0.2mg/L+蔗糖4%;以鳞片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0.5mg/L+2,4-D 2.5mg/L+NAA 0.2mg/L+蔗糖4%;愈伤组织最佳的继代培养基应为:MS+6-BA 0.5mg/L+2,4-D 1.5mg/L+蔗糖4%;悬浮培养的最佳条件:愈伤组织接种量为1.5g/30ml鲜重、摇床转速为100rpm、继代周期为5~6d;悬浮培养时所经历的不同生理阶段:0~3d为迟滞期,4~8d为对数生长期,8d后细胞培养进入稳定期和死亡期,细胞增殖率可达205%,其生长曲线为“S”型;悬浮培养过程中底物动力学变化是:悬浮细胞首先将蔗糖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优先利用葡萄糖,对果糖的利用相对滞后,总糖在生长过程中呈缓慢下降趋势;悬浮培养过程中,电导率和pH都发生相应的变化,培养初期电导率随愈伤组织的生长呈下降趋势,8d后电导率又有所上升;培养初期pH下降,3d后pH逐渐上升,但始终没有超过初始pH;紫叶酢浆草的有丝分裂每天8:30~9:30有一个高峰期,取样时间以上午9:00最佳;核型公式为2n=28=2M+9m+3sm,核型类型属2A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