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操的历史悠久,开展范围广,其丰富的内容适合各年龄层的人群。近代体操传入中国,所用的第一途径便是学校,并迅速开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以后出现了中国现代体操,1954年劳卫制将体操列入到体育锻炼标准。但这一时期起,中小学校体操大都是以竞技体操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了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的尴尬局面,锻炼效果未能得到应有的体现,以竞技体操为主的体操教学内容已经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到了1982年,《国家体育锻炼标准》重新修订,将原有的必测项目体操取消了。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体育与健康锻炼标准》的颁布,强调了学生自主、教师安全教学的基本精神,许多学校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纷纷减少或取消了体操教学,这就使中小学体操教学必须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寻求新的发展思路。为了解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开展现状,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从调查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现状入手,就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提出改进江苏省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现状的建议,为其开展提供参考。通过调查,对江苏扬州、南通、南京、常州、苏州、宿迁、盐城、连云港八个城市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体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领导对体操教学开展的总体支持不够,在初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在小学的体育教育中,体操教学开展得相对较好,形成了较大反差:体育教师的职后体操技能培训情况不够好,部分体育教师对职后体操技能培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并且体育教师的体操技能不能满足体操教学的需要,是影响学校体操教学开展的重要因素;男女体育教师比例失衡,女体育教师师资不足;初中生和小学生对体操学习的兴趣有差别,初中学生兴趣低,而小学生兴趣较高,形成对比:体操教学时数得不到保证,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教学积极性不高;场地器材配备的总体情况不够好,是影响义务教育阶段体操教学正常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基本体操开展得较为广泛,其中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所有的学校都进行了队列队形和徒手操的教学,而在初中器械体操开展的情况欠佳。根据以上结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高学校领导对体操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体育教师职后体操教学技能的培训;适当增加体育教师人数,调整男女教师的比例;调动学生学习体操的积极性;保证体操教学时数、增加体操比赛项目及加强课外体操活动;加大对体操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提高体育教师对体操教材的开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