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哪里?——教育伦理学视角下的师幼关系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liuxiewe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幼关系是指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与幼儿通过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人际关系。师幼关系是教育本身的表现方式,教育活动总是在教师与幼儿的交往中展开,因此,师幼关系应该发挥促进幼儿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隐性教育功效。为了更好地发挥这方面的功效,教师应当十分重视伦理道德在师幼关系中的积极作用。作为教育伦理学的研究范畴,教师伦理的研究既体现为对教师幸福问题的关注,又明确规定了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公正和义务问题。  然而,现实的教育场景中,教师和幼儿各自的幸福因幼儿的自由被束缚而减少了许多,教师以各种方式表现的对幼儿的爱也没有体现为公正的存在,在诚信和为人师表的道德义务上,教师履行也不够自觉。通过对观察和访谈中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幸福远离教师和幼儿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眼中的理想工作状态与现实中的职业困境存在矛盾;师幼关系中的公正问题面临的困境有,师爱有偏倚的嫌疑;建立在师爱基础上的惩罚表现为过度;而教师对自己肩负的义务和责任的认识不够,也使得互相信任、尊重、理解的师幼关系难以建立起来。  为此,关注师幼关系中的伦理道德关系、情感关系,寻求教师与幼儿的各自幸福,就成了一个具有建设性的议题。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为:首先,教师个体应该得到家长、管理人员等人的尊重与关怀,教师进而产生对幼儿的关怀情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关怀习惯;其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注意公正与关怀的结合,讲求公正伦理时以对幼儿的关怀为补充,履行关怀职责时以公正的形式为基础;最后,教师应该培养自己内心对教育事业的义务的一份敬意。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叙事研究的方法对兰州市X民办园园长—Z园长的办园历程进行了研究。Z园长于1995年接手幼儿园,办园至今,三易园址。X园的生源主要是当地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及回族幼儿。
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了确保研究性学习在普通高中的开展,国家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省市高中从2001
我国正处于由“管制政府”、“无限政府”到“服务政府”、“有限政府”转型期,政府体育管理部门监管体育市场出现新趋势。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整
教育个性化成为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创新人才的新理念,引起世界各国教育的高度关注。人们逐渐认同了“最好的教育是使学生得到最大发展的教育”,使每个学生最大程度地进步是教
可视化分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科学计量领域与文献计量学中的一种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可视化分析软件将大量文献中抽象化的数据信息转化的清晰可读,将繁琐的数据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