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在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下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了解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及免疫功能的现状,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对放射工作人员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一方面,收集分析连续5年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资料和个人剂量检测结果,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处理,依据不同性别、不同工种、不同年龄、不同单位等情况进行分组比较和统计分析,对结果中有意义的差别进行归类和分析。另一方面,选取48名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对其进行外周静脉血采集,按实验设计进行分组和在直线加速器下进行不同剂量X射线的照射。送实验室行淋巴细胞提取等操作后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检查,并用flowjo和SPSS19.0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对不同工种、不同工龄、不同剂量照射处理后的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因子APC、CD3的表达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山东省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2013-2017连续5年间比较,其血红蛋白、白细胞以及血小板计数平均值和染色体畸变率的不同年度分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其微核率呈连续4年递减趋势(χ~2=27.900,P<0.05)。工种分组间比较,影像医学组和工业应用组间血常规中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的平均值以及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的差异较显著。且随工龄的延长,放射工作人员白细胞和血红蛋白平均值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血小板均值组间差异显著。微核率按工龄分组差异不显著。不同工龄比较,染色体畸变率未见显著差异(χ~2=0.213,P>0.05)。LA不同照射剂量处理后,组间放射工作人员外周静脉血CD3和FAS表达情况及T淋巴细胞凋亡中:不同X射线剂量组间CD3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67,P<0.05);FAS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00,P>0.05);Q2、Q3和Q2+3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均小于1,且各组间P>0.05)。不同辐照职业组间放射工作人员外外周静脉血CD3和FAS表达情况及T淋巴细胞凋亡中:不同职业组间CD3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52,P<0.05);FAS的表达水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1900,P<0.05);Q2、Q3和Q2+3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值均小于1,且各组间P>0.05)。影像组和核医学组以及影像组和介入组间FAS的表达水平和早期凋亡Q2比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组和核医学组之间各检测结果整体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人体免疫系统对不同剂量X射线的照射刺激,根据剂量大小会有不同的应答形式。低剂量X射线刺激时,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的表现无明显的规律性。高剂量X线刺激后,机体的免疫应答表现出较为一致性的趋势。主要表现为CD3表达的降低和FAS表达的升高,以及晚期凋亡的抑制。但早期凋亡的表现尚不确切。低剂量辐射电离辐射对机体免疫系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不导致血常规的变化,免疫细胞凋亡与低剂量辐射之间是无明确的适应性反应。其中山东省低剂量电离辐射环境下工作的放射工作人员其微核率的检出有逐年减小的趋势。40到50岁放射工作人员血常规三项及辐射遗传学指标变化有待进一步分析探讨。放射工作人员要切实做好放射防护,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意外照射,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和个人剂量检测,合理优化检查和治疗方案,逐步降低各类人员的直接和间接辐射接触,有效降低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