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可行性和临床意义。 方法:收集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2004年6月至2013年6月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共429例:其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组112例,切除肋间臂神经组31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以及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6个月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减退、感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疼痛)、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的差异性;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以及生存率的差异性。 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其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1.00,P=0.32;t=-1.65,P=0.10;t=0.95,P=0.32);比较两组患者皮瓣坏死、皮下积液、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其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3,P=0.06;χ2=3.29,P=0.07;χ2=1.12,P=0.29);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感觉障碍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09,P=0.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感觉障碍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10,P=0.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感觉减退、感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疼痛发生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98,P=0.01;χ2=4.93,P=0.03;χ2=5.99,P=0.01;χ2=21.92,P=0.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感觉减退、感觉麻木、感觉过敏、感觉疼痛发生率,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8,P=0.00;χ2=5.43,P=0.02;χ2=9.01,P=0.00;χ2=27.92,P=0.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02,P=0.01);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运动功能障碍发生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86,P=0.00);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年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发生率,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9,P=0.59;χ2=0.56,P=0.45);比较两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5年总生存率,其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5,P=0.15)。 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是安全可行的,能够减少感觉障碍的发生,间接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