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霸权的转移和中国之崛起——从世界体系理论的角度看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h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国力的增强,国内外学术界开始关注中国崛起对世界的影响,国内学者也开始思考中国的崛起之路,从而对霸权转移问题开始关注。本文力图通过对世界体系论有关霸权兴衰的分析与综合,对21世纪美国霸权面临的困境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及策略进行了探讨。 世界体系理论认为,自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产生以来,世界体系主要经历了三个霸权周期,产生了三个霸权国家:17世纪中期的荷兰、19世纪中期的英国和20世纪中期的美国。关于世界霸权的转移,霸权周期论、权力转移论等理论在不同程度上做过阐释。论文通过对世界体系论的分析与综合,重新考察了霸权从荷兰到英国再到美国的三个周期和两次转移,并从世界体系论的角度对霸权转移的根源、周期和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也对21世纪美国霸权面临的困境和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和策略进行了探讨。 全文分为导论和正文三部分。导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的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 第一部分介绍了世界体系论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研究对象-世界体系的结构和发展进行了分析和综合。世界体系论主要代表人物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个实体,这个实体具有单一的劳动分工和多元文化。世界体系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它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基础,它不是一个政治实体,而是一个经济实体。世界体系论接受了马克思的资本积累理论,认为,形成于16世纪的欧洲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与以前的封建经济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劳动分工,而世界范围内的劳动分工是西欧强国在资本积累过程中形成的。也正是资本积累,世界体系才不断地由欧洲扩展到整个世界。 第二部分以世界体系论为视角,对历史上的世界霸权国-荷兰、英国和美国的霸权基础和霸权转移进行了分析。沃勒斯坦认为,霸权的物质基础在于其在三个经济领域,即农业-工业生产、商业和金融有更高的效率。通过对三个霸权国家在兴起的过程的考察,霸权无不是在同时满足了三个方面的优势后,获得了短暂的霸权。不仅兴起阶段,三个霸权国家的衰落周期也具有相似的特征。世界体系论认为,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霸权不是一种永远存在的状态,其兴衰和演进有着内在的规律性。霸权统治时期的世界体系是暂时稳定的,但追求霸权地位就像经济活动中追求利润最大化一样,是每个资本主义国家的目标。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正是在这种经济上追求最大化,政治上追求霸权地位的推动下不断向前发展,并出现周期性的变化。 第三部分对21世纪美国霸权面临的困境,及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和策略进行了探讨。二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长达二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但在1967-1973年间,美国霸权陷入了困境。沃勒斯坦看来,世界经济在1967/1973-1990年间逐步进入康德拉捷耶夫周期的B阶段,而这一阶段正好与美国霸权衰落的时期相吻合。资本主义作为一种历史体系以无止境的资本积累为中心和要务。但资本积累的成本一直在稳步上升,其结果就是愈来愈深地进入全球利润收缩状态,这就威胁到资本主义积累资本的能力。沃勒斯坦认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500年来第一次处于体系危机中,我们现在处于过渡时期。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危机和美国霸权的衰落为中国的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中国的历史传统、发展战略和当今的国际形势决定了中国完全有可能和平崛起,它是中国的必由之路,也是必然的战略选择。 最后是结束语。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跳出了沃勒斯坦的中心和霸权概念的逻辑必然,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并没有谋求世界霸权,以此获得经济上的额外收益,中国是更加平等的世界经济政治新秩序的有力推动者。世界资本主义体系500年来第一次处于体系危机中,而中国的发展及和平崛起为沃勒斯坦的“世界体系”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结果加重犯”这个术语虽然由来已久,但学界对结果加重犯的本质、内涵和外延依旧众说纷纭,导致部分情节加重犯和危险犯发生实害结果的情形也被纳入结果加重犯的范畴中进行探
和谐是事物内外各种因素及矛盾激化、协调、融合、创新、升华的动态过程,和谐是事物存在发展的最佳状态,是事物良性发展的动力之源。企业的和谐就是企业组织系统内外部诸要素之间的稳定平衡、协同有序和生机勃勃的状态以及由和谐到不和谐再到新的和谐的发展过程,其间形成的合力即为和谐力。和谐是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基本特征,和谐力是企业赖以发展的内在力量。现代企业和谐力是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在处理内外各种利益关系时所体现
信用证是商人们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一种习惯,它是结合银行的商业规范而产生和发展的。而议付信用证则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信用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议付信用证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