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是植物遗传学和茄科作物研究中的模式作物,是世界上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我国南北普遍栽培。番茄属于中度耐盐作物,种子萌芽期和幼苗期对盐胁迫比较敏感,种子能否在盐胁迫条件下健康成苗是植株生长发育的前提,引发后的种子处于准备发芽的代谢状态,且引发后能提高种子活力、增强抗逆性、加速出苗且出苗整齐、可节约种子用量,减少生产成本。为此,开展种子引发与番茄耐盐性生理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在人工气候室中,研究了 NaCl胁迫对2个番茄品种(‘大红合作909’和‘粉红合作906’)在种子吸胀期、幼苗期对蛭石引发后淀粉酶活性、发芽指数、光合色素、抗氧化酶活性及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以番茄品种‘大红合作909’和‘粉红合作906’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含水量蛭石及不同浓度的KNO3、NaCl对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平均发芽时间和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APX)的影响。结果表明,蛭石引发处理在含水量为70%、引发时间为5 d时,番茄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最高,发芽时间短,抗氧化酶活力最高,引发效果最好。2.与未引发种子相比,吸胀期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在引发后显著提高,平均发芽时间明显缩短。此外,引发能显著降低NaCl胁迫下种子吸胀期间细胞膜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提高抗氧化酶、a-淀粉酶活性,积累较多的蛋白质,但2个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对NaCl胁迫和蛭石引发表现不一致。以上结果表明:蛭石引发提高了 NaCl胁迫下种子吸胀期间的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从而提高番茄种子在吸胀期间的抗逆能力。3.在番茄幼苗期,与未引发种子相比,蛭石引发能显著提高幼苗茎、根干重和鲜重。此外,蛭石引发能显著降低NaCl胁迫下茎、根中丙二醛含量,提高根、茎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活性(SOD、POD、CAT),积累较多渗透调节物质(游离氨基酸、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提高了叶绿素含量;且发现叶绿素b(Chlb)比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比叶绿素(a+b)在盐胁迫下稳定。结果表明:蛭石引发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番茄幼苗不同部位抗氧化酶活性,促进渗透调节物质的合成,降低膜透性和膜脂过氧化水平,保护光合器官及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从而提高番茄幼苗的耐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