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环境下基于服务质量的任务调度算法研究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_yank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社会对信息技术的高要求催生了云计算。云计算采用成熟的虚拟化技术和分布式处理技术,并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廉价的计算、存储、软件、平台等服务,形成了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按需付费使用”商业服务模式。在这种服务模式下,云计算特别强调其用户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 QoS)。如何在云计算中为用户提供不同的Qos支持,兼顾云平台的负载均衡和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云计算任务调度急需解决的问题。现有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百花齐放,其在考虑Qos方面各有不同的侧重点。  本文在研究云计算及其任务调度技术的前提下,针对云计算的商业特性和环境下服务质量保证的需求,提出了两种调度算法:基于优先级和服务选择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以及基于聚类和时间-成本均衡的云计算任务调度算法。前者引入了优先级和服务选择的概念模型,充分考虑了用户任务的特权等级、紧急程度、对资源性能的需求等实际Qos需求,其有效提高了用户的满意度且保证了系统的性能。后者则为了兼顾用户任务的完成时间和执行成本,其通过采用K-means算法对任务与资源进行聚类处理,并根据聚类类别进行任务的资源筛选,同时在调度过程中引入了时间-成本权衡的概念,把任务调度到使其时间-成本值最小的资源上,保证了用户的服务质量需求,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且使系统具有稳定的负载均衡性能。  最后,通过扩展和重编译的 CloudSim仿真平台对本文提出的算法进行仿真测试,并与其他算法对比分析时间跨度、负载均衡、用户满意度等性能指标,验证本文算法的高效性。
其他文献
该文结合"10M/100M以太网交换芯片的设计"课题,介绍了以太网技术发展的概况和IP CORE、SoC的设计方法,阐述了以太网交换原理及关键技术,研究了CSMA/CD协议、交换机、VLAN的原
现代通信发展的目标是个人通信,即不论是谁、不论在何处和不论什么时候,都能和希望联系的人进行包括语音、数据、视像在内的多业务通信。这就要求通信系统必须具有支持移动的能
本文研究了短波数字通信系统串行传输中的均衡技术,以及定点DSP均衡算法的实现。首先从短波信道的特性分析入手,建立了基于CCIR建议的Watterson模型的短波信道模型。分析不同均
本文基于一个CDMA基站仿真器项目,探讨了cdmaOne和WCDMA基站仿真器基带模块的设计与实现。对于cdmaOne基站仿真器,作者在对IS-95系列协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着重研究了信道编译码
在IP/MPLS/WDM多层网络体系结构中,如何结合各层的拓扑、资源信息以及生存性方面的特点来完成联合路由及联合生存性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在该论文中,我们首先研究了在动态业务
统一同步的节点时钟是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数据融合、功率管理及传输调度等都离不开多节点间的时钟同步。因此,时钟同步技术是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重要支撑技术之一。
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拓展和系统规模的扩大,计算机软件的复杂程度也在不断增加,软件系统结构在软件设计和开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多层分布式结构模式以其可伸缩性
G.723.1和G.729是ITU-T推荐的语音编码标准,其压缩率都很高,高效的压缩意味着信息"浓度"的增加,同时导致抗干扰能力的下降.当G.723.1和G.729应用于DAM系统时,由于中、短波信
新型软件无线电技术解决了传统无线电缺乏灵活性,不可重构,无法升级的问题,摆脱了传统无线通信系统围绕硬件设计的方法,它基于通用、可升级的无线电硬件平台,通过装载可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