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制备与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in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龙(Polyamide, PA)作为工业生产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工程塑料,因其出色的力学性能、耐热性、耐磨性、易加工性和可回收性,在汽车轻量化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尼龙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了碳纤维增强改性、力学及界面性能模拟和热氧老化性能的探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以碳纤维(Carbon Fiber, CF)作为增强体,并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碳纤维,制备了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CF/PA6),并对比不同纤维含量和改性效果对复合材料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过硅烷偶联剂处理,表面粗糙度明显增加,继而改善了碳纤维与尼龙基体的界面粘结性能,最终效果是改性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MCF/PA6)相对于纯尼龙及未改性的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明显。另外经过表面处理的碳纤维,为尼龙6(PA6)结晶提供了成核点,使得尼龙6依附于碳纤维表面结晶,形成独特的“串晶”现象,继而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促进了尼龙6的结晶,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模量和强度。  2)基于不同纤维含量的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实验数据,对其进行了模型拟合,并探讨了相关模型关于短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适合程度。结果表明ROM混合模型可以很好的拟合碳纤维增强尼龙的拉伸力学性能,Kelly-Tyson模型更好的揭示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的界面性能。  3)采用商用玻纤增强尼龙(Ultramid?B3WG7)作为对照样品,比较探究了碳纤维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样品不同温度下长达1600小时的热氧老化性能。在一定温度下热氧老化一段时间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表面发生黄变,原因是热氧的参与致使生成了羧酸基团或者醛酮类等生色集团,红外光谱分析结果中生成的波数为1716 cm-1左右的新的吸收峰也证实了该结论,并且表面生成裂纹,大量纤维暴露于尼龙基体之外。拉伸力学性能随着热氧老化的时间先增加后减小,这也与动态力学性能测试的结果相一致.最终在180℃下老化1600小时后CF/PA6和Ultramid?B3WG7拉伸强度分别为初始值的91.6%和75%,表明碳纤维在长期的热氧老化下稳定效果强于玻璃纤维。  这些探究为尼龙在汽车领域的广泛应用及为今后研究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热老化服役性能提供了实验数据和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有同学喜欢把抱怨挂在嘴上,考试的题太难了!公车太堵了!某某老师的课太难懂了!学校的饭菜太难吃了!因为喜欢抱怨,所以处处遭遇不满,任何小事都能引发一番口舌.这就形成了一种
目的 探讨干扰组织蛋白酶F(CTSF)的表达对胃癌HGC-27荷瘤裸鼠肿瘤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 30只Balb/c裸鼠采用皮下注射胃癌HGC-27细胞建立成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对照组、顺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用于大骨节病(Kashin-Beck disease,KBD)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烟台山医院和火箭军总医院行全膝
教师是课程改革与学校发展的主体,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成败和学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能否落实到位,关
期刊
政治是高中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识,培养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掌握认识事物、改造事物的方法.在新课改的推动下,高中政治教学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教
期刊
盾构机是近十年来我国逐步形成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国重器”,在国家重大地下隧道工程施工、煤炭开采以及新近开展的“川藏线建设”中发挥了不可取代的作用。其关重件(刀盘、主驱动)的可靠运行是盾构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激光熔覆再制造是基于激光沉积技术原理,实现零部件损伤部位尺寸恢复和零部件性能提升的重要手段。目前,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对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进行成形时,通常采用实验优化工艺参数以
A new automatic rotary compactor and its abilities in compacting stone mastic asphalt(SMA) are presented. Following an overview of the rotary compactor and the
目的 构建住院患者跌倒信息化管理体系,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15年开始构建住院患者跌倒信息化管理体系,2017年完成并在临床应用.构建包括住院患者
目的 通过1例患者的临床实践并复习文献,阐述多支冠状动弥漫性痉挛导致心源性休克的诊断要点、治疗手段及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4年前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和第一对角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