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动机是第二语言学习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学无坦途,学习的过程难免布满荆棘。作为一种“持续性深度学习”,外语学习更是如此。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习者需要借助一定的动机调控策略对学习动机进行调控,外语学习才能顺利进行。目前,动机调控策略在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外许多的学者都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成果显著。但是,有关动机调控策略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研究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本研究以自我调控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进行探讨研究。试图回答以下三个主要问题:(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状况如何?(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的情况如何?(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关系如何?研究发现:(1)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动机调控策略的使用水平高,他们频繁地使用自我效能提升,兴趣提升,任务价值提升和后果设想策略去调控他们的学习动机,而表现目标策略则使用较少;(2)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他们在了解教学目标,设定学习目标,监控学习策略方面能力较强,但在监控学习过程方面有待加强;(3)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八种动机调控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五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呈正相关,表明动机调控策略使用越频繁,自主学习能力越强;包括表现目标唤起,自我效能提升,自我奖励,兴趣提升和掌握目标唤起在内的五种动机调控策略对自主学习能力有一定的预测力,其中兴趣提升的预测力最大。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对大学生英语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建议。首先,教师应该更新他们的学生观念,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注意学生的主动建构和积极参与;其次,在教师应该转换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提供者转换为学习的支持者和帮助者;在语言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动机调控策略的培训。最后,教师要探索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注意兴趣在自主学习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