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个体影响力模型及其应用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02132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信息的传播方式更加快速与便捷,基于信息传播过程构建了形式多样的社交网络。社交网络中用户的行为、态度、信念会受到其朋友行为的影响,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情况有强弱之分,如何衡量用户之间的影响力是研究的热门话题。用户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交网络中其他用户行为的影响,空间自回归模型在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加入空间滞后项,利用简单的线性关系来描述用户之间的反作用机制,因其表达形式简单、适用范围广泛、构建邻接矩阵方式灵活而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科学等领域。在传统空间自回归模型中,空间滞后项前的系数衡量的是网络中所有用户的综合影响力,但是网络中用户的影响力不应该全部相同而是与用户的自身因素有一定关系,上述模型无法描述网络用户之间反作用情况的背后工作机制,甚至无法回答哪些因素是决定用户影响力的关键因素。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两大类模型,分别为:分组影响力模型和个体影响力模型。  本文提出的第一个模型为分组影响力模型。社交网络由一个个群体组成,每个群体中的用户具有某种相似特征,基于网络的社团理论可将网络中的用户分成一个个团体,本文据此提出分组影响力模型,假设每个群体中用户的社交影响力相同,利用极大似然估计方法估计出每个组别的影响力。根据网络中每个组别的影响力可以了解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找出网络中影响力相对较高的群体。本文将模型应用于微博数据和开放式共同基金数据中,发现不同分组的影响力存在较大差异。  本文提出的第二个模型为个体影响力模型。分组影响力模型虽然解决了群体之间的作用机制问题,但是仍无法知道社交网络中每个用户的具体情况,无法衡量是哪些因素导致用户影响力水平的差异。基于用户的影响力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而提出个体影响力模型,其主要思想为:用户的影响力与用户自身因素有关,以这些因素作为影响力的外生解释变量将影响力参数化,利用连接函数计算每个用户的独特影响力并利用极大似然估计估计每个变量的参数值,根据参数的估计结果量化每个因素对用户影响力的影响水平。根据个体影响力模型可得出用户的独特影响力,可量化决定用户影响力的变量,了解社交网络背后的工作机制。本文将个体影响力模型应用于2015年下半年开放式共同基金数据中,得出入度数较多的明星基金以及规模较大的基金在基金网络中影响力较大且收益稳定基金影响力较大的结论。
其他文献
该文从传统的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争以及现在影响较大的"中间制度消失论"出发,对"中间制度消失论"的依据及存在的争议进行实证分析,以东亚四国为例,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条件从
该文以100家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最近6年(1997年-2002年)的交易数据作为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样本数据.在使用市场调整模型和一些不同的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之后,我们发现,
从制度角度研究国际贸易的发生、变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命题,制度作为一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规则,是人们意志的外化,它对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这种
在中国,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是指日可待.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在指数期货推出后,如何系统、深入地剖析股指期货市场,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资
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常常因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看法而产生不同做法。因此,其结果也会存在较大差异,“罗特和扎克”便是这种“不同看法、不同做法下不同结果”的很好例证
目的:探索大学生不同人格特质与情感预测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烟台某大学参加运动会项目比赛的学生210名参与关于情感预测的实验,并填写大五人格问卷及填写情感预测评定量表.
前不久,金川集团公司结合贯彻省委“创先争优”活动视频动员大会精神,召开了“创先争优”活动动员大会,对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同时,下发了《关于在
“经济稳步增长”和“促进就业”一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两个重要目标,与民生息息相关。近些年,通过产业升级,中国的经济保持每年约8%的增速高速地发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在城市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大量的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制约城市健康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而我国作为世界超级农业大国来说,农业部分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更是亟需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该文在充分分析了中国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发展经验,认为中国的融资模式选择,可以分为近期的过渡模式和未来的目标模式.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