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股指期货后机构投资者的资产组合管理策略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402179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随着证券市场的逐渐发展,股指期货的推出已是指日可待.对于投资者,特别是机构投资者,在指数期货推出后,如何系统、深入地剖析股指期货市场,并在此基础上设定相应的资产组合管理战略和制定相应的风险监控措施,已是理论和实务上急待解诀的课题.因此,在中国证券市场存在卖空限制且即将引入股指期货的大背景下,该文首先通过ECM和ESTAR-ECM模型系统构建了对证券市场和股指期货市场长期和短期关系的基础研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的机构投资者不同的投资目的,分别构建了均衡(无偏好)投资者的投资组合最优选择模型;侧重投资证券市场投资者的复合套期保值、为证券组合设定收益下限等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和侧重投资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的跨市套利、跨期套利等最优套利策略三种具体的资产组合管理战略.文中以定性研究为基础,运用定量研究方法从股指期货市场基础研究到具体的资产组合管理战略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性和可操作性.此外,由于中国还未开设相应的股指期货交易,因此要将其应用于国内实践上,还有待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实现了飞速发展,对外贸易也实现了快速增长。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全球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产业国际竞争
论文首先介绍了经济增加值的内涵和功能,接着根据中国会计准则对会计利润进行相应的调整,得到了经济增加值在中国的计算方法,然后建立公司价值评估模型,并对中国房地产和计算
该文从传统的浮动汇率与固定汇率之争以及现在影响较大的"中间制度消失论"出发,对"中间制度消失论"的依据及存在的争议进行实证分析,以东亚四国为例,对新兴市场国家的条件从
该文以100家中国股票市场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最近6年(1997年-2002年)的交易数据作为我们研究和分析的样本数据.在使用市场调整模型和一些不同的统计检验方法分析之后,我们发现,
从制度角度研究国际贸易的发生、变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新命题,制度作为一种正式的或非正式的社会规则,是人们意志的外化,它对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且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