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真菌和金属纳米材料对土壤-微生物-植物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iqianzeq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纳米产品的广泛使用,人工纳米材料(engineered nanomaterials,ENMs)的环境生态效应逐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的研究大多基于植物或微生物进行。但鉴于植物和土壤微生物之间,特别是与共生微生物之间的互作关系,在系统评价ENMs的生态效应时有必要将植物和微生物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是土壤微生物中一类重要的共生真菌,可与陆地上90%的植物建立互惠共生关系。它能增加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改变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增强植物对污染胁迫的抗性。但关于AM真菌对ENMs的生态效应影响和调控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基此,本研究以华北潮土和玉米(Zea may L.)为供试土壤和供试植物,在盆栽条件下模拟不同金属纳米材料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AgNPs)(0.025、0.25和2.5mg kg-1)和纳米磁性氧化铁(iron oxide magnetic nanoparticles,Fe3O4NPs)(0.1、1.0和10.0mg kg-1)污染水平的土壤,首先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然后通过接种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90036,分析AM真菌对两种金属纳米材料的植物和微生物效应的影响;最后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AM真菌对AgNPs生物效应的调控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Illumina测序技术分析AgNPs和Fe3O4NPs对土壤AM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发现供试潮土中的AM真菌主要由球囊霉科Glomeraceae、巨孢囊霉科Gigasporaceae、无梗囊霉科Acaulosporaceae和多孢囊霉科Diversissporaceae等组成,其中球囊霉科Glomeraceae占优势地位。随着AgNPs和Fe3O4NPs浓度的升高,玉米植株生物量和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下降(p<0.05),土壤溶解性Ag、Fe含量增加(p<0.05),AM真菌多样性降低、群落结构发生分异(p<0.05)。在AgNPs和Fe3O4NPs污染土壤中球囊霉属Glomus的相对丰度增加,表明其对NPs具有较强的抗性。同时,AM真菌的生长和功能也受到了影响,AM真菌侵染率和土壤磷酸酶活性下降(p<0.05),土壤速效磷(P)含量和玉米植株P含量下降(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AgNPs和Fe3O4NPs导致土壤DOC含量下降是影响AM真菌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  (2)在上述结果的基础上,选用苏格兰球囊霉Glomus caledonium90036为接种物,开展接种AM真菌对AgNPs和Fe3O4NPs的生态效应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施加高水平的AgNPs(2.5mg kg-1)和Fe3O4NPs(10.0mg kg-1)显著增加了(p<0.05)玉米植株地上部Ag和Fe含量,提高了抗氧化物酶活性(p<0.05),进而显著降低了(p<0.05)玉米植株生物量和养分含量。与未接种处理相比,接种AM真菌减少了玉米植株Ag含量,改善了玉米植株养分含量,最终显著促进了(p<0.05)玉米植株生长。与AgNPs不同,在Fe3O4NPs处理下接种AM真菌提高了玉米植株总Fe吸收量,但显著降低了(p<0.05)Fe的转运比率和玉米植株地上部Fe含量,最终显著促进了(p<0.05)玉米植株生长。该结果表明,接种AM真菌可缓解AgNPs和Fe3O4NPs对宿主植物的毒害作用,但不同ENMs的作用机制不同:在AgNPs处理下AM真菌减少了玉米植株对Ag的吸收,而在Fe3O4NPs处理下AM真菌减少了Fe向玉米植株地上部的转运。  (3)在分析AM真菌对AgNPs和Fe3O4NPs的植物效应影响的同时,研究了土壤微生物活性、细菌丰度以及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AM真菌和AgNPs和Fe3O4NPs的响应。结果表明,放线菌Actinobacteria、酸杆菌Acidobacteria、变形菌Proteobacteria和绿弯菌Chloroflexi等为潮土中的优势细菌类群。施加高水平AgNPs(2.5mg kg-1)降低了(p<0.05)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和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和丰度,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而施加高水平Fe3O4NPs(10.0mg kg-1)也改变了土壤细菌群落结构,降低了(p<0.05)细菌丰度,但对细菌多样性指数和微生物活性未产生显著影响。接种AM真菌条件下,AgNPs和Fe3O4NPs对微生物的毒性效应削弱,表现为微生物代谢活性降幅和细菌群落结构分异程度均减小。在施加高水平AgNPs处理下,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了(p<0.05)细菌多样性指数,这可能是AM真菌通过与其他微生物互作帮助玉米植株抵抗AgNPs的胁迫。不同处理土壤DOC含量的变化与土壤细菌群落变化显著相关(p<0.05),AgNPs和Fe3O4NPs的施加引起土壤DOC含量下降可能是导致细菌群落变化的重要因素,接种AM真菌显著缓解了施加AgNPs和Fe3O4NPs造成的土壤DOC含量的下降,从而有利于微生物活性和细菌群落的保持。  (4)在揭示了AM真菌对ENMs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效应的影响后,选取高施加水平AgNPs(2.5mg kg-1)处理,通过转录组高测序和反转录定量PCR,研究了AM真菌对AgNPs胁迫下玉米根系转录组的影响。结果发现,AgNPs和AM真菌处理共导致183个差异表达基因。AgNPs胁迫导致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涉及植物对胁迫的响应:上调的基因主要与氧化胁迫响应有关,如玉米根系胁迫应答和过氧化氢酶代谢,对金属转运的细胞质囊泡,氨基酸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氮素代谢;下调的基因主要参与维生素B6、蔗糖和甘油酯代谢。接种AM真菌后导致差异表达的基因总体上调,主要参与植物诱导系统抗性:降解变性蛋白的肽酶、金属分室化和囊泡运输相关基因和参与不饱和脂肪酸、萜类化合物、类黄酮等合成及柠檬烯和蒎烯降解相关基因,从而提高了玉米系统防御性能。此外,参与多糖代谢的基因表达上调,推测可能是AM真菌协同其他微生物帮助植物抵抗AgNPs胁迫的机制。该结果从转录组水平揭示了AM真菌主要通过诱导植物系统抗性提高系统防御性能来应对AgNPs的毒性效应。  本研究将植物-微生物-土壤作为一个整体较全面的评价了两种常见ENMs的环境生态效应,并从植物转录组水平上揭示了AM真菌提高植物抵抗ENMs胁迫的分子调控机制,不仅可为未来ENMs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还可为ENMs污染农田安全生产与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了电源技术的改革,其中高比能量、无污染的聚合物二次电池成为电源研究重点。聚苯胺复合材料是现阶段最有应用价值的电池材料。本论文从活性炭具有发达的孔隙结构、巨大的比表面积、良好的吸附能力和导电性等特性出发,将聚苯胺和活性炭复合,以开发出新型导电材料。 本论文首先系统研究氧化剂含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盐酸浓度等因素对聚苯胺导电性和产率的影响,得出聚苯胺合成最优化条件。
目前,我国的经济在快速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随着教学进程愈加深入,对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而言必须以卓越工程师相应目标以及标准为导向切实展开课程设计.本文便从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21世纪是科学技术竞争非常激烈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教育对国家的发展起着越来越
目的:探讨优质干预服务对重症肺炎患者临床疗效、负性心理及住院成本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呼吸内科2013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对象按照随
道路工程需要考虑路基的特殊性,采用合理有效的施工工艺与管理方法,在考虑施工现场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优化施工方案.满足当前道路建设质量的要求,需要对路基的技术方法和
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包括自然源和人为源,其大气化学反应可导致一系列二次污染物的形成,如臭氧、过氧乙酰硝酸酯及二次气溶胶等,因此,研究大气中VOCs的污染水平、反应活性及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上引导学生发展想象力。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因此
本文围绕在汉阳月湖开展的生态修复全面调查了该湖的水环境状况,利用浮游动物的监测和指示特性,评价了这些修复措施产生的生态效应。   1)于2004年冬季和2005年春季,在月
青藏高原是中国面积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是亚洲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它的气候变化一直备受关注。而西藏自治区约占青藏高原面积的二分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青藏高原的人类活动
微生物担负着全球土壤有机碳降解的主要角色,约90%的土壤有机碳的降解是由微生物完成并参与到全球碳循环过程中。在全球气温变暖的背景下,考察典型生境的木质纤维素碳循环过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