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v svndrome,ACS)是最常见的死亡病因。每年有超过七百万人死于ACS。占所有死亡人数的11.2%。早期再灌注及药物治疗是ACS治疗的基石,早期诊断及治疗是长期预后最重要的预测因素[1]。尽管高敏肌钙蛋白的应用对ACS的诊断有所改善,但是对于ACS的早期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判断,还需要其他的指标来评价诊断的准确性[2]。所以,早期新发的血清标志物可能在初步评估ACS中发挥关键的作用。目的观察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latelet maximum aggregation rate,MAR)分别与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胱抑素 C(Cystatin C,Cys-c)水平是否存在相关性。探寻其相关性对于ACS预示的临床意义,为临床医生在ACS的防治中提供更好的帮助。方法选取来自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确诊为ACS的20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ACS组依据症状特点、心电图变化,肌钙蛋白表现进一步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组71例,非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1)组 65 例,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组64例];同期入选于我院体格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在确诊ACS前,试验组人群均主诉心前区不适或者胸痛。所有入选者分别于入院时或次日早晨抽取肘静脉血,进行检测SUA、Cvs-C及MAR。比较ACS组及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及SUA、Cys C、MAR;比较ACS各亚组患者之间SUA、Cys-C水平及MAR。分析ACS组患者MAR分别与SUA、Cvs-C的相关性。结果ACS组与对照组基线资料平衡。(1)ACS组的SUA、Cvs-C、MA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SUA631.84± 138.90 VS 460.16±74.29 P<0.05;Cys-C 2.36±0.91 VS 1.69±0.77 P<0.05;MAR(%)72.50± 11.39 VS 44.24± 10.05 P<0.05]。(2)对ACS各个亚组之间的SUA、Cys-C、MAR进行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3)对ACS组SUA与MAR做相关性分析显示存在相关性(r=0.74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即随着SUA水平的升高,MAR相应增加。而Cys-C与MAR的相关性分析显示(r=-0.057,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ACS患者的SUA、光抑素C水平及MAR均较非冠心病组显著升高,表明三者在ACS发生过程中具有促进作用。2.ACS中SUA、Cys-C水平及MAR的浓度变化与ACS类型无关。3.SUA可能参与到了血小板的聚集过程中,而血小板的聚集,在ACS发病过程中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通过控制SUA水平,进而减少血小板聚集率的增加,因此SUA和MAR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全面评估ACS的风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尽管Cys-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斑块稳定性相关,但在本研究中Cys-C与MAR无显著相关性,由于本试验的限制性,其二者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