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的交互化设计与实现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pcxue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的网络教学迅速展开,网络课程的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利用网络课程学习其实就是一种多媒体学习,因为网络课程本身就是一个将教学内容通过多种媒体呈现出来的载体,所以研究网络课程的教学内容设计问题就离不开研究多媒体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认知规律。然而,目前的研究多以教学理论模型、教学设计、界面设计、开发技术等为研究重点,真正考虑学习者的多媒体学习机制并且关注内容的交互化呈现甚少。本文从分析国内外网络课程中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入手,通过大量的文献调研总结出了现行网络课程在内容呈现方式上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并在安德森的知识分类理论、梅耶的多媒体学习认知理论及教学交互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交互化教学内容模板的设计构想。笔者首先按照知识分类理论将模板分为陈述性和程序性两大类,并又结合具体的多媒体教学信息的呈现原则和有效交互的形式,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经验对每一大类又做了细分,如图文对比模板、动态圆模板、垂直流程图模板等等,目的在于有效解决网络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最后本文通过使用前端的Silverlight技术和C#的编程语言,以开发附带教学内容交互模板库的在线学习平台为实践结果,以期为网络课程的设计开发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在校教师开发网络课程提高速度和质量。
其他文献
村寨民俗体育是应人们于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多种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对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人作为社会系统的主体,具有主观能
以往大部分研究都认为仅当适应刺激是面孔时才能使测试面孔产生适应,即面孔适应是类别选择性的。这些研究认为适应发生于与特定视觉类别相联系的特定形状信息的感觉加工水平上
班会课在学校是一门特殊的课程,它是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对学生进行教育和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途径。本文是对吉安市N小学班会课进行抽样观察,获取资料,了解班会课师生话语
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强调“中国”这一字眼。这无形之中流露出了习总书记作为新一代党和国家领袖的睿智和浓浓的“中国情结”以及对“我们这一棒”提出的新要求和取得更高目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日益扩大,现代远程教育也在崛起,民办教育的呼声也很高,这些无疑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挑战。各个高校之间争夺生源的现象屡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强教必先强师。一支优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