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说起人文主义,我们会想到西欧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可以说西方的近代化是以人文主义这一思想革命为背景而发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性的变革。那么,非西方国家中唯一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日本,其成功的动因何在。对此有许多解释。其中之一认为在日本的前近代、江户时代中也兴起了从中世的宗教信仰和封建儒学伦理的束缚中追求人性解放的人文主义思想。如此看来,日本近代化成功的一个动因是江户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勃兴。如果将人文主义定义为人想要获得作为人的尊严和追求人的幸福的话,人文主义并非西方文化的特殊产物,东方文明,日本文化中也同样存在。虽说如此,日本和西方国家毕竟在社会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其人文主义的内容也不同。那么日本的人文主义具体是怎样的。本文将从日本文学史的角度,对井原西鹤《日本永代藏》进行分析,探讨其中存在的人文主义思想、及其对日本近代化的历史性影响。迄今为止,关于西鹤作品中人文主义的研究有很多,但主要集中于对其‘好色物’的探讨。而描写町人营利的‘町人物’本身将奢侈、享乐等作为否定条件展开,因此多数学者认为‘町人物’与其是肯定人情、人性的,不如说表达的是否定人性的主张,所以对其的研究多强调町人的营利之道、町人的致富伦理等方面。然而‘町人物’中确实存在对人的生命力的强烈肯定和讴歌,所以本文将以町人物第一部小说《日本永代藏》为中心,探讨西鹤人文主义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的提出以町人生活的迅速发展为背景。因此,在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西鹤生活的时代背景。西鹤的生涯是从宽永19年到元禄6年,这一时期正是随着商品性农业的发展、特产地的出现、以大阪为中心的统一商品市场的形成、及新兴町人的勃兴,日本经济高速成长的时代。靠自己的才干发家致富的新兴町人,不惧怕权威和传统,相信自己的才能、自己亲手创造的现实世界和人类本身。这种积极进取的人文主义精神突出的表现在当时商品资本主义的中心地大阪的町人身上。而作为大阪町人出身的井原西鹤作为新兴町人的代言人,是用充满激情的笔触描绘这一精神特质的。第三章介绍了《日本永代藏》的创作背景、作为小说原型的新兴町人、《永代藏》产生的先行文艺。《永代藏》是西鹤‘町人物’系列作品的第一部小说,是日本文学史上首次正面以金钱、町人、物欲等非文学的内容为题材创作的作品。其主要描写的是当时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下以大阪、京都、江户为中心的日本各地町人的成功致富或失败倒产的故事,作者通过这些町人群像为当下町人指明致富之道。然而教训性的内容只是其中一部分,《永代藏》的魅力在于反映了当世町人追求人性解放、希望获得人的尊严的呼声。《永代藏》的成功有赖于《徒然草》等先行文艺的影响。然而西鹤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他站在新时代下町人的立场肯定町人强烈的金钱欲、否定身份等级对人性的桎梏和苦行僧式的生活、积极强调享乐的意义。第四章探讨了《永代藏》中人文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其对后世町人的影响。人文思想的内容具体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论述。即,对享乐的肯定、对金钱欲的认可、对人情的重视、否定身份等级的职分平等思想、否定来世的无常观肯定人的才干以及现实主义精神。首先在对享乐的肯定一节中,虽然强调的是四十五岁之前辛勤工作、之后便可以安享余年,但即使以这种年龄分配的方式也试图调和营利和享乐的矛盾,表明了西鹤对享乐生活的重视。第二节中,金钱欲、营利与自私自利的想法紧密相关而受到上层道德家的批判,但是西鹤站在町人的立场以营利为‘谋生之计’,并认为营利是有社会性意义的一种‘慈悲’,肯定了町人的营利行为,进而他提出金钱本位的价值观,只有依靠金钱的力量町人才能从封建身份的桎梏中得以解放并获得作为人的自由和尊严,倡导町人以营利为目的生活。第三节中,嘲笑封建伦理的禁欲道德、批判武士伦理的形式化和不合理性,主张町人自然的利己性的自爱感情和人间爱情。第四节中提出町人优于武士的两个方面,强调士农工商并非身份尊卑不同而是职分差异的职分平等思想。第五节中否定虚无的来世思想、肯定现世的幸福,强调人的可能性和生命力。最后探究了西鹤人文主义对后世町人以及近代化的影响。其中职分平等思想与后世町人思想家石田梅岩的‘由形之心’的理论有着相通之处;西鹤提倡人情、正直、节俭的‘町人之道’也由石田的正直、节俭、知足安分的‘商人之道’所继承。石田思想作为町人阶级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随着心学运动的开展广泛传播到町人之中,对町人阶级的自尊意识形成和以金钱为本思想的确立产生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顺利启动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井原西鹤,作为唤醒町人阶级人性自觉意识的第一人,其人文主义思想主张,对于我们审视日本由封建社会步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进程,有着重要的认识价值。本文以考察井原西鹤人文主义思想为核心,尝试对井原西鹤《日本永代藏》研究提供新的解读,为日本近代化动因论提供新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