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污酸是重有色冶炼工业中重要污染源,具有含砷量高、毒性强和难处理的特点,是含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由于缺乏经济和高效的污酸无害化或资源化处置技术,现有污酸处置已经成为限制重有色冶炼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环境问题。当前常用的硫化法和石灰铁盐法污酸处置技术,由于产生大量含砷废渣、二次污染和后期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导致环境风险高和含砷危险废弃物处置成本高,成为重有色冶炼绿色发展的障碍之一。基于臭葱石(FeAsO4·2H2O)在固定砷元素上的优势,以“零危废”、“渣量小”和“低成本”为出发点,结合污酸自身的特性和铁氧化物在除砷方面的天然优势,我们提出了一种采用铁氧化物作为原位铁源的污酸高效除砷新技术。首先,通过实验探讨不同铁氧化物在不同反应时间、pH值和铁砷比的反应条件下对污酸的处置效果,并寻找出最佳的原位铁源的提供体。三种不同的铁矿石(赤铁矿、褐铁矿、磁铁矿)在污酸中都能溶解并释放铁离子合成臭葱石晶体。结果显示磁铁矿(Fe3O4)在处置污酸合成臭葱石的效率和稳定性方面要比赤铁矿(Fe2O3)和褐铁矿(FeO(OH))更具优势。随后,采用磁铁矿作为污酸中除砷的固体铁源。在常压条件下,研究了磁铁矿在不同预溶解时间、加热反应时间、pH值、铁砷比和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对污酸处置的影响规律,并探究合成臭葱石的反应机理。污酸中磁铁矿在室温预溶解中提供了初始铁离子作为砷的起始沉淀剂,同时提供了适合于臭葱石成核和生长的pH范围以及活性表面。之后,污酸中的砷离子以臭葱石的形式沉淀,其由相互改善的循环驱动,该循环由砷沉淀和磁铁矿颗粒表面上的磁铁矿溶解组成。该循环是通过2Fe3O4+6H3AsO4+H2O2=6FeAsO4+10H2O的化学反应,并以固体磁铁矿颗粒作为原位供铁剂,在污酸中产生低过饱和度的铁离子和恒定的pH值,来确保溶液中砷离子的连续沉淀,以及形成结晶良好且环境稳定的臭葱石晶体。在最佳条件下,包括6h的室温预溶解,在反应温度90℃、pH为2.0、磁铁矿用量为Fe3O4/As摩尔比1.33和加热反应时间为12h时,针对初始砷浓度为10300mg/L的污酸,除砷率达到了99.90%。最后,本研究进行不同性质的污酸案例研究和前瞻性工艺探索证明该工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实验结果表明铁氧化物具有从污酸中去除砷离子以及可大规模应用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