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冲突法重述晚近之发展

被引量 : 16次 | 上传用户:coral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决普通法适用上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美国法学会自成立之初就谋求以法律重述的形式对纷繁复杂的判例规则进行整合、梳理。在美国联邦体制下,各州法律冲突异常活跃、频繁,因此,美国法学会在启动第一次重述的系统工程时,就将目光投向了冲突法领域。本文以美国冲突法重述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发展历程的考察,旨在揭示美国冲突法重述晚近发展的趋势,以期为我国的冲突法立法提供若干参考。 基于上述目的,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予以专门论述。 绪论指出,在现代冲突法的发展史中,美国扮演了开路先锋的角色。从《第一次冲突法重述》(以下简称《第一次重述》)到“冲突法革命”及至《第二次冲突法重述》(以下简称《第二次重述》),美国冲突法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相连。新理论的出台,必将引起立法的躁动,司法实践的需要又催生着新理论的诞生,后者又为新法的制定夯实了基础,如此螺旋式的上升,使得美国冲突法理论及实践成为各国冲突法学者关注的焦点。 第一章介绍了美国法学会统一冲突法的方法,即重述方法。在美国,法律统一的进程从客观效果上看其实就是制定法壮大发展的进程,这种进程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间力量来推动的。美国法学会无疑是加快美国制定法步伐的主导力量之一,它通过重述方法对美国普通法进行的系统梳理,开创了美国法律统一的新进路。因此,论文以对美国法学会的介评为起点开始探讨美国冲突法重述的发展历程。美国法学会诞生后的第一件工作就是全面地重述美国法律,它慎重地选择所要“重述”的领域,任命合适的报告人负责重述的起草工作。比尔以既得权理论为基础起草了《第一次重述》,但是,综合考察其诞生的社会背景,不难发现,《第一次重述》所具有高度假设、抽象性质的法律选择理论与美国冲突法学界高涨的实用主义格格不入,因而其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第二章通过历史研究和实证分析阐述了《第二次重述》诞生的背景及其在美国司法实践中的运作现状。《第二次重述》以第6条为主线,以最密切联系原则为核心,以例外条款为补充,它充分考虑了当时冲突法上司法观念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对冲突法这一主题进行了全新的诠释。其本质就是要抛弃传统僵化硬性的规则,通过对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冲突法的价值进行理性分析,确立更加灵活弹性的判断标准。《第二次重述》所确立的观点已经为美国法院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而且这种影响还将不断扩大。实践中,《第二次重述》
其他文献
团队主持的发展趋势和语言形式特点Teamwork对很多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有意无意地都会用到这个词,词典上的解释是“联合作业;协力,配合”。
1914 年夏,几位留美的中国学生感于中国科学的落后,在康乃尔大学发起成立“科学社”,次年改组为中国科学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学会团体。1918 年,中国科学社迁回国内,组织
今秋的政法大学弑师案昭示了当代中国的法律信仰危机,透过中国独特的法律发展史,可以呈现法律信仰状况及其根源。从而可以看出,古代中国法被信仰是由于人们对礼的追求和道德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课改中学习方式变革的一个明显特征。它不只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与策略,也是现代人的合理内涵、现代人存在的方式,是新世纪
20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全球化、民主化和分权化的发展,治理理论应运而生,并迅速成为指导公共管理实践 的新理念和新理论.作为代表了公共管理发展趋势的新理论,治理有着强大的
<正>在全国教育界对素质教育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的特定背景下,湖南省美育研究会第三届学术年会于1997年10月7日至9日在常德一中隆重召开.围绕着美育与素质教育这一基本主题,会
随着我国目前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在这经济发展迅速的时期,更应该强化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应用技巧,通过日常时际需求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
[目的/意义]针对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实践与数字资源长期保存现状进行全面梳理,并对文化遗产数字化长期保存实践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相关改进策略,以期实现文化遗产资源
<正>质量是企业竞争力的生命,质量管理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中国作为"世界级制造中心",如何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已成为关系到自身国际竞争力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