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禽类从业人员新型禽流感知信行动态研究

来源 :广东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yanjun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在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早期、中期、结束期对禽类从业人员H7N9禽流感知识、态度和风险认知、个人防护以及对防控政策的接受意愿进行调查,探索其影响因素,了解三个阶段的差异,为后续开展的健康教育及措施实施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市12个区共1101名市场禽类从业人员,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采用与受访者面对面访谈,调查者填写问卷的调查方式。调查内容包括受访者社会人口学特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所在区域、近期及既往健康状况和联系方式等)、接触禽类相关情况(包括从事禽类相关工作年限、接触禽类的时间和频次、接触禽类类型、接触时采取的防护措施)、H7N9禽流感相关认知(包括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疾病的态度、日常采取防护措施和对政策的认可等项目)。使用??检验和秩和检验对三个调查阶段的差异进行分析,使用多因素logistic阶层回归统计方法对采取防护行为和防控政策接受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1.受访者中回答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全部正确的占2.36%,平均得分为(3.04±1.40)分,三个调查阶段受访者总的知晓率分别是66.34%(203/306)、35.45%(145/409)、20.47%(79/386)。三个阶段的得分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性别、文化程度、调查轮次是禽类从业人员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知晓影响因素,男性,高中及以上学历、第一轮调查阶段的禽类从业人员较女性、小学及以下学历、第二/三轮调查阶段的禽类从业人员对H7N9禽流感防控知识更为知晓(P<0.05)。超过30%的禽类从业人员仅从一个途径获取H7N9禽流感相关的信息;第二、第三阶段的受访者通过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获取相关信息的比例较第一阶段的高,但是第一阶段的受访者通过医生或网络途径获取相关信息的比例较第二、第三阶段的高。而第二、第三阶段的受访者通过与其他人交谈获取相关信息的比例较第一阶段的高(p<0.017)。  2.1101名受访者中,认为“政府具有防控H7N9禽流感能力”746人,占67.76%,满意“目前防控H7N9禽流感的措施”613人,占55.68%,认为“疫情信息公布透明及时”610人,占55.40%。三个阶段的态度得分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7)。  3.1101名访者中,认为“H7N9禽流感比非典(SARS)严重”180人,占16.35%,认为“自己可能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187人,占16.98%,认为“有信心保护自己免受感染”855人,占77.66%。第二阶段风险认知得分最高(55.26%),其次是第一阶段(44.44%),第三阶段(36.27%)最低。其中第一和第三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风险认知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  4.1101名受访者中使用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水鞋(90.64%,998/1101)、围裙(85.56%,942/1101)、洗手(71.39%,786/1101)、手套(60.67%,668/1101)、消毒手(35.97%,396/1101)和口罩(26.25%,289/1101)。性别、日均接触活禽时间、调查轮次、所在地区、是否能认识“H7N9禽流感早期症状为发热、咳嗽、咽痛”、是否能认识“病死禽鸟应该焚烧或深埋”、获取信息途径个数、是否满意目前防控H7N9禽流感的措施、是否自觉会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是禽类从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的影响因素。从业人员的知识(△G=83.512,df=7,p<0.05)和态度及风险认知(△G=43.904,df=5,p<0.05)与采取防护行为有显著性关系。  5.受访者中,接受“活禽档口每月一休市”措施624人,占56.68%(624/1101);接受“活禽档口每日零存栏”275人,占24.98%(275/1101);接受“永久实施活禽集中屠宰,生鲜上市”133人,占12.08%(133/1101),工作内容包括是否需要屠宰活禽、调查轮次、所在地区、是否满意目前防控H7N9禽流感的措施、是否自觉会因在市场工作而感染H7N9禽流感、是否有信心保护自己免受感染是禽类从业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的影响因素,从业人员的态度及风险认知(△G=49.115,df=5,p<0.05)与防控政策接受意愿有显著性的关系。  结论:  禽类从业人员对H7N9禽流感相关知识掌握得并不全面,掌握得也并不牢固,可能与宣传并未到位和缺乏侧重点有关,也可能是受访者对疫情的长期关注导致对疫情的风险认知降低导致,另外受访者获取禽流感相关知识途径的变化,也许是导致其知晓率的变化的原因。  禽类从业人员对政府防控H7N9禽流感的态度随疫情进展和严格措施的执行逐渐降低,且自觉感染率随也疫情进展而降低。  禽类从业人员采取防护行为随疫情而增加,但未形成行为习惯,但其对H7N9禽流感相关防控措施接受意愿随措施的实施则随疫情发展而逐步升高,提示提高从业人员H7N9相关知识及风险认知水平,将对其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和接受严格的防控措施起到促进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2014年所有南宁市(含六县六城区)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人员进行职业暴露风险评估及进行SCL-90心理量表的三个月随访测评,了解南宁市艾滋病职业暴露人群职业暴露特点、在职业暴露发生后心理状态的现状、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对研究结果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为相关部门开展艾滋病职业暴露培训、暴露后人员心理健康干预工作和相关研究提供基线资料和依据。方法:对南宁市4624个(含计划生
摘 要:新课程改革主要要求学生在学习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方面做有所提升。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探究性的教学方式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而不断的提高课堂效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让学生初步掌握自主的探究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高中;化学实验;自主;探究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化学实验教学特点  1实验目标明确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开始从知识
本文研究了铅及铅硒联合作用对神经细胞粘附分子多聚唾液酸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发育早期铅染毒导致海马组织PSA、NCAM表达下降,发育早期铅暴露导致的PSA表达的下降的途径之一可
摘 要:地理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学习地理知识能够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人文历史的热爱之情。但要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认真研究“互动合作”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分享探究精神、自主学习等综合素质。  关键词:地理教学;互动合作;方法探究;教学模式  我们通过观察可以发现,近些年初中地理在课堂教学中不受重视。不少学生觉得地理课“不是主科,可听
摘要: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其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化学有效认知的真实场景,这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拥有明确正确的学习化学的理念,理解了化学所要表达的意思和其定律的基本运用在哪些场景,还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和对化学这门课程进行探究的欲望。化学学科的核心便是实验教学,是学习化学的主要组成因素。因此,教师如何对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加以优化,是化学实验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关键词:优化实验教学、初中化
目的 了解新辅助化疗对宫颈癌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影响,探讨肿瘤标志物在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接受化疗和宫颈癌根治术的40例患者的临床
LTE技术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凭借着高数据传输、低延迟及分组优化等特点,已经贯穿于各个行业。针对电力无线带宽系统对频段的要求,LTE技术选择230M频段带,可以很好地
文学创作本身有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可作为作者财富与声誉的体现,也能通过作品警醒世人。以菲利普·罗斯作品为例,其利用祛魅对犹太人情感进行描述的同时,又将当时美国文化价值
期刊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相关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生活质量。在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科学课的大部分知识是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去发现、理解、运用的。实验是学好科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有效的训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怎样才能提高科学实验的有效性呢?  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