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岩石洞室在爆炸应力波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效应

来源 :同济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qi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埋岩石洞室在应力波荷载作用下的破坏效应对于核试验工程、国防和民防工程及其它抗爆抗震 工程的防护设计和效应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通过核试验、大型化爆试验、小型模拟试验、材料 特性研究、理论解析、数值模拟等方法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满足不了工程定量预测的需要。现有 的爆炸试验成果非常零散,系统性和规律性不强,洞室破坏和稳定性的分析计算主要基于经验类比法, 数值模拟很少有人研究到破坏阶段,更不用说不同条件下的破坏历程和变化规律。 本文基于核试验工程实际观测资料,采用现场试验数据综合分析、小比例化爆模拟实验和岩石脆性破 坏模型的三维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深埋岩石洞室在爆炸应力波荷载作用下随着各种条 件的变化而发生的破坏效应。 根据核试验洞室工程破坏现象和相关力学条件,总结了洞室宏观破坏的一般图象、变化特征和影 响因素等规律,编制出新的洞室破坏分区表,可供类似条件下的工程概略设计与分析使用。 水泥砂浆材料小比例化爆模拟实验表现了完整多孔硬岩中洞室应力波破坏的特征,是对核试验成 果的有益补充。水泥砂浆中洞室破坏方式表现为压垮、围岩强烈塑性变形和产生裂隙,洞室稳定性比 裂隙硬岩中要好,存在口部加剧效应和多洞相互作用。 扫描电镜试验表明洞室微观损伤破坏变化规律与宏观破坏现象是一致的,可以用水泥砂浆中的砂 粒是否明显破坏作为洞室发生宏观严重破坏的微观标志。根据微观损伤特征,可以看出洞室破坏随比 例距离、洞室轴向、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变化趋势。同等条件下,直墙拱形洞室比圆形洞室破坏严重, 大洞室比小洞室破坏严重,且应力波从侧向作用的洞室比应力波沿轴向作用的洞室、直墙拱形洞室比 圆形洞室的尺寸效应强烈。 在数值模拟研究中采用了核试验实测经验应力波规律和能表现材料破坏后性能劣化及脆性破坏非 连续各向异性发展的材料模型,建立了适用的洞室工程破坏准则,编制了动力有限元参数化分析的计 算程序,计算了大量模型的洞室破坏历程和最终工程状态,工程实例计算表明数值模拟方法是合理可 行的。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荷载特征参数以不同方式变化、洞室大小、形状和轴向不同以及存在围岩 松动圈、岩体各向异性弱化时和水饱和岩体中洞室受应力波破坏的效应。 数值模拟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洞室破坏程度随比例距离非线性地单调变化,在破坏方式有明显 改变时洞室破坏形态会突变。当量、作用时间、洞室轴向、围岩松动圈、各向异性围岩弱化及岩体水 饱和因素对洞室破坏的影响与荷载量级有关,当荷载较低时与荷载较高时影响效果不同,有时截然相 反。 洞室尺寸加大会使破坏态势改变,破坏加剧。抗水平爆炸应力波作用,矮墙拱顶形洞室比高墙拱 顶形有利。药量立方根几何相似律对岩洞破坏是不成立的。在载荷较高时,当量愈大洞室破坏愈重, 载荷作用时间越长洞室破坏愈厉害。围岩松动圈能使围岩拉应力状态削弱、压剪性破坏增强。围岩定 向弱化能明显改变洞室破坏态势,弱化方向的影响非常突出。水饱和岩体中的洞室在应力波较强时比 干花岗岩中破坏强烈,但应力波较弱时却相反。 现场试验、化爆模拟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都充分表明,简单笼统地采用等效比例距离法进行岩洞 抗爆设计与分析是不合适的。通过数值模拟可见,一旦洞室可能发生明显的破坏特别是较严重的破坏, 用准静力方法分析围岩破坏状态是不准确的。 化爆模拟实验和数值计算都表明,在一定的载荷量级以下,对本来可能严重破坏的洞室进行全断面钢 板衬砌加固是有效的。 总之,本文在深埋岩石洞室抗应力波破坏效应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对相关工程防护设计与 分析具有实际意义。今后将在进一步模拟洞室破坏的真实物理过程方面和洞室抗内爆炸破坏效应方面 继续加强研究。 关键词:岩石洞室 核爆炸 应力波 破坏 损伤 现象学 数值模拟 模型试验 扫描电镜
其他文献
该文以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板的腹析开裂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详尽分析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腹板开裂的控制因素,并认为导致该文中工程实例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箱
该文首先对目前中国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模式人建筑产品的价格构成及计算,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依据与计价主体,建筑产品价格的决定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
学位
本论文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不同材质均质滤料直接过滤过程的模拟、计算与控制”(批准号 59778022)的一部分,在全面分析了过滤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均质滤料滤
学位
开口式索膜结构是一类新颖的大跨度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主要由内外环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拉索或索桁架组成,中部为一个大开孔空间,结构体型轻盈,延拓形式众多,常搭配膜材应用于大跨
近几十年来,强度折减法在边坡、隧道、地基基础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针对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选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将结合突变理论的塑性应变能判
进入21世纪,为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而又广泛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风机基础作为整个风机结构的承载构件,承
钢管混凝土(CFST)桁架公路桥梁,可发生数以千计和管道节点.管道节点的热点应力,及其应力集中,对节点疲劳寿命的控制影响,早为海工结构的学者们所重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可以充分发挥钢结构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优势,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混凝土具有钢材所不具有的收缩徐变性质,混凝土核
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具有显著加快桥梁建造速度,减少交通中断,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下一代桥梁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快速建造桥梁工程正逐步得到交通基础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