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浆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RC桥墩-承台节点抗震性能

来源 :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ratif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桥梁快速建造技术具有显著加快桥梁建造速度,减少交通中断,降低对周围环境的不利影响等诸多优势,逐渐成为下一代桥梁工程的重要发展方向。快速建造桥梁工程正逐步得到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研发、设计和管理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桥梁上部结构预制拼装技术已经相对较为成熟,桥梁下部结构预制拼装技术研发和工程实践自上世纪末相继展开。但截至目前,绝大部分预制装配桥梁下部结构都应用于非强震区,强震区预制装配桥梁下部结构的适用性、安全性和抗震性能等正处于技术研发阶段,还未在强震区大规模推广应用。预制桥梁下部结构节段及节点之间的连接方式及抗震性能是目前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内外学者的前期研究初步证实,基于灌浆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结构构件具有较可靠的连接和较好的抗震性能,施工现场拼装过程方便快捷。但目前国内外对于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的研发大都针对预制拼装盖梁—桥墩连接节点,而针对基于灌浆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桥墩-承台节点的相关研究还很少。  为完善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在预制拼装桥梁下部结构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本文将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应用于预制拼装桥墩-承台连接节点,开展相关的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基础研究。本文以基于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的预制拼装桥墩-承台节点的关键构造、力学行为和抗震性能为研究目标,同时考虑改善预制拼装桥墩塑性铰区的损伤破坏程度,开展多种构造方式的预制拼装桥墩-承台连接节点的力学行为分析和抗震性能研究。主要开展了以下研究:  (1)深入调研和总结国内外有关灌浆波纹管连接在预制装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研究现状,重点总结关于灌浆波纹管直径、埋入深度等关键构造参数的现有研究成果。调研国内外采用叠层橡胶构造在减轻钢筋混凝土构件塑性铰区损伤方面的关键构造及性能研究现状。针对预制拼装桥梁下部结构有待开展的研究课题,提出本文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给出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2)考虑预制拼装桥墩-承台节点的关键构造及力学行为特征,采用解析法建立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节点的弯矩-曲率关系和水平力-位移关系。将叠层橡胶构造应用于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建立该类节点的弯矩-曲率关系和水平力-位移关系。  (3)根据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开展基于灌浆波纹管连接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抗震性能研究的拟静力加载试验设计。根据试验目的,提出三种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节点的关键构造,包括灌浆波纹管连接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GCP)、墩底预埋叠层橡胶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GCP-M)和墩底预埋单层厚橡胶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开展包括现浇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对比试件在内的四种连接构造节点的试件设计、制作、加载方案和测试方案设计。  (4)对上述四个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连接节点试件进行拟静力往复加载试验,考察试验中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的损伤演化过程、力学行为和抗震性能。详细描述试验过程中四类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的宏观现象。根据试验测试数据,分析现浇及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的滞回性能、延性性能、骨架曲线、耗能能力及局部钢筋应变等抗震性能和关键参数。重点阐述叠层橡胶高度范围内无粘结段钢筋的屈曲变形形态及形成原因,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基于灌浆波纹管连接技术,重点开展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墩-承台节点力学行为、抗震性能的理论分析及拟静力试验测试等应用基础研究,完善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梁下部结构关键技术,为未来我国开展全预制拼装钢筋混凝土桥梁的工程实践提供技术支持。
其他文献
该文对刚性桩复保地基的工作状况进行了合理假定,综合考虑桩-土-垫层的共同作用,对刚性复合地基群桩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不同的地基条件推导出了刚性桩复合地基的计算公式.利
该文以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板的腹析开裂问题为研究对象,结合工程实例,详尽分析了影响预应力混凝土箱形梁桥腹板开裂的控制因素,并认为导致该文中工程实例开裂的主要原因是箱
该文首先对目前中国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模式人建筑产品的价格构成及计算,建筑产品价格的形成过程,建筑产品价格的计价依据与计价主体,建筑产品价格的决定规律等几个方面进行
学位
本论文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研究项目“不同材质均质滤料直接过滤过程的模拟、计算与控制”(批准号 59778022)的一部分,在全面分析了过滤机理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均质滤料滤
学位
开口式索膜结构是一类新颖的大跨度预应力整体张拉结构,主要由内外环以及介于两者之间的拉索或索桁架组成,中部为一个大开孔空间,结构体型轻盈,延拓形式众多,常搭配膜材应用于大跨
近几十年来,强度折减法在边坡、隧道、地基基础等工程的稳定性分析领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针对强度折减法失稳判据选用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将结合突变理论的塑性应变能判
进入21世纪,为保障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能源的开发已成为一大研究热点。风能作为一种清洁而又广泛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风机基础作为整个风机结构的承载构件,承
钢管混凝土(CFST)桁架公路桥梁,可发生数以千计和管道节点.管道节点的热点应力,及其应力集中,对节点疲劳寿命的控制影响,早为海工结构的学者们所重视,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结构体系可以充分发挥钢结构与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优势,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混凝土具有钢材所不具有的收缩徐变性质,混凝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