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研究

来源 :苏州科技学院 苏州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f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部分地区以城乡资源一体化为目标而全方位推进的撤村并点、农民“进城上楼”、大规模农民集中居住等建设行动,忽视了农村社会群体的特殊性和地域特色,实际上是对城乡发展一体化理解的偏差。因此,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如何尊重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演变规律,探索城乡发展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居民点集聚的科学合理方式具有紧迫性。  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发展一体化都对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首先,在研究农村居民点演变的一般历程的基础上,归纳出城镇化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的集聚特征;其次,梳理我国城镇化较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特征,总结农业产业化影响下的居民点集聚特征;第三,分析城乡发展一体化内容以及城乡差异性,及其对农村居民点集聚形态的影响,预测城乡发展一体化作用下的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基于以上三方面研究,整合农村居民集聚方式影响因素与发展目标,如农业产业保育、地域特色发展、资源环境维育等,通过影响因素的选定和层次分析,探索苏南地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合理程度评价方法,并提出了几种可能的集聚方式,为“撤村并点”建设行为提供参考。最后,将该评价方法应用于吴江黎里镇浦南片区的农村整合规划,提出了该地区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和集聚能力建设的建议。  保留一部分农村居民并适当集聚是发展的必然。保留整合、规划调整、整体迁移是农村居民点三种基本的集聚方式。农村居民点集聚方式评价的主要影响指标受木桶效应的影响,从最低分值因素开始整改的建设方法,对提升集聚能力、节约资源、提高建设效率、形成合理集聚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长沙市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2011年,长沙市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37592户(套),启动与实施100多个保障安居工程项目。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从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这一过程将贯穿整个21世纪。作为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压力带来的双重考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
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是联合国中负责人类住区问题的机构,着力于解决中低收入人群的居住问题。本文从对课题的综合认识、人居署的组织机构的创建和运行、人居署如何应对人类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带动了国内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高速公路作为现代交通设施建设的产物,有了突飞猛进的增长,对于服务于高速公路的有关设施——高速公路服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工因素占主导地位的城市开放空间,具有宏观一中观一微观的层级结构。中观层面的城市公共空间通常是指与城市空间结构密切相关、功能具有相对明确性、环境具有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近年来建筑设计逐渐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的性能。为了使绿色建筑的实现具有切实的可操作性,全球各国相继推出了适应各自国家特点的技术评估
山岳类风景名胜区是风景名胜的一个分类,浙江省内有众多的该类型的风景区。本文通过实践调研、分析、整理等方法,对浙江省内的主要山岳类风景名胜区的植物景观营造活动进行了
绿色建筑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重视,而火力发电厂建筑在绿色设计方面的研究和发展也已起步,但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理论和全面的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对火力发
随看现代城市文明的冲击,我国许多优秀的历史地段与历史地段遭到破坏,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传统丧失殆尽。因此处理好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维护历史文化的人文特色,提高空间
经济全球化与全球城市化的影响日趋增强,在新经济和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发展背景下,中国目前进入了城市化的高速增长阶段。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中国城市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