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户外交往行为及其空间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s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全世界共同面临的难题,这一过程将贯穿整个21世纪。作为经济尚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我国面临着经济发展与人口压力带来的双重考验。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发展,人口结构转变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已渐渐凸显。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老龄人口的居住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得到重视。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刻变革,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深远的影响。由之而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冲击着我国传统的大家庭模式。如何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成为了当前社会和人口结构变革下的一个难题,也成为老龄人口居住问题中的关键。  探寻老年人的交往问题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慰籍问题,这在传统大家庭生活消亡的今天,对老年人安享晚年具有积极意义。当今的老年人比过去更需要彼此交往,但现代居住环境,正使居住者越来越疏离。因此探寻促进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居住区外部环境,正是当前所需。  因此,本文拟从研究成都地区老年人交往行为的角度的出发,研究老年人的户外活动及交往行为的特点;并进而通过分析其行为与空间的辩证关系,得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空间模式。以希能够对未来设计适于老年人交往行为的居住区外部环境提供帮助。
其他文献
学位
在世界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人口膨胀的社会背景下,人类走可持续发展的生存道路势在必行。建筑的节能设计是其中重要一枝,也将成为未来建筑设计发展的新领域。  本文以我国采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增加,建筑节能逐渐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产业,建筑节能行业是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途径。从2009年被动房理念被引入
景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蓬勃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主体是生态学和地理学。景观生态规划是基于景观生态学原理而进行的实践应用性研究,是景观生态学研究的重
平原城市中心湖泊周边地区是城市的亮点,同时也是城市发展问题的关键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平原城市中心湖泊周边地区房地产开发越来越火热
空间句法理论以物质城市作为首要关注的对象,通过考察城市形态本身来发现经济与社会过程。它强调空间的物质性、自主的规律性和主动性,提出空间不仅作为人类活动和物体的背景,还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迅速崛起,使得信息、资本与人力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中迅速流动,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的是生活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特点的丧失。现如今中国城市问题严重,交通堵
森林是陆地上分布面积最大、组成结构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功能和价值。浙江省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全省陆地面积的70.4%,而其中欠发达山区占据了主体,是浙江
新中国成立的半个多世纪以来,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大量的现代住宅逐渐取代了传统民居。同样在“没有建筑师”指导的自主建设状态下,在同一地域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而来的
长沙市从2008年开始大规模的进行保障性住房的建设。2011年,长沙市拟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总任务37592户(套),启动与实施100多个保障安居工程项目。以此为背景,本文主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