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乡土聚落景观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q1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黔东乡土聚落景观进行研究可以得到村镇建设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启示,同时有利于促进当地聚落发展的良性循环及进行聚落景观保护开发的有效规划和管理工作。本文运用地理学、社会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探究了黔东乡土聚落景观的形态演变、景观构成、文化特质、所面临的危机,并探析了黔东乡土聚落景观保护开发的可能性途径,期望能为将来的黔东乡土聚落景观研究留下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研究资料。在黔东乡土聚落的形成过程中建造主体强调聚落中的生活性和本土性,以及聚落形态与环境的互相协调和适应。因此,黔东聚落的形成过程可以被看成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自然有机演进过程。首先它的选址表现出“天人合一、择宜而居”的特点,遵循了“背山”而有所依托、“临水”求生且避洪涝、有地可建,有土可耕的原则,具体表现为坝子、丘陵、峡谷、半山四种类型地。其次它的总体布局表现出“形式多变、因地制宜”的特点,其布局可归纳为排列式、散点式、围合式、成片式四种形式。最后,黔东地区的乡土聚落多处山地,建筑布局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往往形成丰富多变的外部空间。依据平地、缓坡地和陡坡地三种地势出现了紧密排列式、分散筑台式、紧凑筑台式三种空间处理形式。对黔东乡土聚落景观构成要素的研究,本文以社会心理学中“意象”的概念为切入点,通过对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七个要素的意象分析,总结归纳了黔东乡土聚落景观的构成要素和景观特征。黔东地属我国西南边陲,西南地域文化显著地影响着当地乡土聚落的文化形态。此外黔东地区复杂多变的地理地貌、相对封闭的本土少数民族文化、“湖广填四川”的大型移民活动等因素使得黔东地区乡土聚落文化凸现出独立性、边缘性、多元化的文化特征。黔东乡土聚落景观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危机包括如下三个方面:黔东乡土聚落文化近现代的变迁、聚落景观的品质退化危机、聚落景观的使用主体意识的混乱。黔东地区境内乡土聚落星罗棋布,在本研究中选择落鹅村、寨英古镇、苗王城作为实态研究个案,这三个个案分别代表了黔东地区三种典型性的聚落景观形式;同时它们也面临着黔东乡土聚落所面临的最具典型性的几个现实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对聚落的侵蚀;旅游开发中传统文化的衰退;以及贫困与保持文化原生态之间的矛盾。黔东乡土聚落景观面临着重重危机,在分析当代乡土聚落景观保护开发的实践经验后;本文试图从外力整合、内在机制运行两个方面提出黔东乡土聚落景观保护开发的可能性途径,其具体表现为:完善政策立法、引入激励机制、秉持文化传承,重塑传统风貌、产业结构调整,振兴区域经济四个主要途径。
其他文献
松墨天牛是一种危害多种林木的害虫,成虫又是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近年来,该虫在我国迅速扩散,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我国对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综合防治等已进行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发展,高校中艺术类大学生的数量在逐渐的增加,艺术类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与管理问题也逐渐凸显,引起高校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高校学生工作是高
钒是一种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量元素,也是人体所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近20年来,钒化合物生物活性及药理作用成为各国学者研究的热点之一,特别是在抗糖尿病、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对欧洲几种主要的固体废物综合处理工艺和设备进行了综合论述。对德国Horstmann公司、德国Weser Engineering、西班牙Masias公司、法国Tecsem公司在所应用的垃圾处理厂的不同
东家人向畲族的转变是在1996年完成的。明清时期,东家人曾经被视作“东苗”、“冬苗”或“鸭子苗”。从新中国成立到1996年之前,居住在黔东南地区的东家人作为贵州省的一个待
商号与商标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识别性商业标识,都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因为未充分认识到商号本身所具有的商业价值,我国立法长期以来并不十分注重商号与企业名称
物流能力是体现企业物流状况和水平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加强企业物流能力评价体系研究,探索总结评价物流能力的方法和途径有助于全面挖掘企业自身潜力,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完善
非营利性构成了非营利组织的根本特征,然而,当今欧美国家非营利组织商业化经营的色彩越来越浓厚。商业化经营一方面是非营利组织解决自身资金不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另一方
用热电偶测温的方法和工艺是比较成熟的,但长期以来由于热电偶感温输出的热电势与温度呈非线性关系,对二次仪表的精度影响很大。通常采用分段折线逼近法来校正热电偶的非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