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流动背景下的义务教育供求失衡研究——以省际面板数据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进程中,人口空间上不断集聚,意味着公共需求发生转移。这种变动对地方政府以当地居民为主的固定化供给方式产生较大冲击。本文旨在探究地方公共品供给如何与人口流动带来的需求变动相适应。
  考虑人口流动对公共需求的影响,构建一个改进后的理论模型。传统地方公共品供给是基于中位选民决策理论,地方政府实际供给取决于中位选民为实现效用最大化的需求,即取决于税收价格与居民收入水平。本文将净流入人口纳入,通过与本地居民共同承担税负,引致公共需求变动;另外,引入Borcherding和Deacon的常弹性拥挤函数,通过拥挤系数衡量公共品拥挤程度。基于上述理论模型,重点分析人口流动背景下义务教育供求匹配情况。通过比较人口流动,义务教育投入等统计指标,发现人口集聚地义务教育资源不仅总量投入不足,而且存在结构性的矛盾。论文进一步选取2006-2016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总体、分区域两个层面的深入分析。结果表明,总体上义务教育呈现拥挤特征,其中净流出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拥挤程度最高,人口集聚度高的东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这意味着人口集聚度越高并不代表公共品拥挤度一定更高,因此试图通过人口限制政策对于改善拥挤问题的作用力有限。
  综上,本文认为,中央政府应遵循人口流动规律,结构性调整实际供给,同时匹配相适应的教育经费分担体制,从而促进城市化进程下的义务教育供给均衡化。
其他文献
对于任何一个组织、亦或党派、甚至国家而言,不断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和监督,对于团结人民、获取人心、赢得胜利都是至关重要的。中国共产党创立至今,在近百年披荆斩棘的发展过程中,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最终都能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主动发现自身存在问题、勇于刀刃向内进行解决。而要想及时发现并解决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推动党的自身健康发展,必须毫不动摇地强化党内监督。党的十八大至今,
学位
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我国农村地区出现了以人口老弱化、村庄空废化、生态环境污损化等为典型特征的“乡村病”。农村居民点作为农村地域空间最基本的单元,是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生态系统的地理空间载体,其空间布局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吉林西部地处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区域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土地盐碱化、草地退化、土地沙化现象严重。与传统农区的农村居民点相比,生态脆弱区
随着我国乡镇企业的转型及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城市建设用地数量日益减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日趋频繁。因为农村和城市的土地市场是相互分割的,不同于城市土地,农村集体土地为隐形交易的状态,难以对交易双方的权益进行保障,而且还使价格机制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作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对集体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土地使用权流转中,土地价格是关键。目前,国家没有
土地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人类与环境连接的纽带,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土地作为城镇化进程的承载空间,发挥着资源配置调节的关键作用。在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过程中,土地也经历着一场城镇化,在此过程中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人地矛盾逐渐凸显,产生了复杂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生态风险评价是一种依托于生态学和地理学的综合视角,以区域的景观格局为评价对象,定量评估土地生态变化
学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已经逐渐步入现代社会发展的高风险阶段。而劳资关系在社会经济结构变迁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在风险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作用,使其相关主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成为了当前最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之一。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由于资本要素缺乏、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以及政策制度的倾斜等原因,使得劳资关系表现出明显的“资强劳弱”特征。这种劳资关系不同于学术界一般认为的计划经济体
学位
随着全球贸易的不断发展、国际分工的深化,产品生产的价值创造环节(研发、设计、生产、营销、物流等)被拆分至世界范围内进行,国际贸易已经不再完全由最终品、制成品主导,这就导致一个国家所出口的产品不是完全由本国所生产的,其中还包含了很多从国外进口的中间品和半制成品。在此背景下附加值贸易统计方式应运而生,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便是这一指标的重要展现方式。根据已有研究成果,与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企业
学位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二十年以来,我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已经取瞩目的成就,不断实现追赶超越,逐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区域发展差距。然而,长期以来过度依赖能源资源开发与固定资产投资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导致经济增长不可持续。西北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使得其成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也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短板之一。在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丝绸之路经济带全线建设、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多重战略叠加
学位
家庭创业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举措之一,能够引领一国(或地区)持续的经济增长。对于家庭创业选择的研究,不仅应考虑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还应考虑与金融相关的各要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由此,本文提出从金融生态环境这一系统性指标的角度探究影响家庭创业选择的因素。  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四个分项指数对家庭创业选择影响角度考虑,实证分析了金融生态环境对于家庭创业选择影响的直接及间接途径,弥补了现有文献在
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环境容量大幅缩减的情况下,实施环境保护措施已经迫在眉睫,而金融发展质量的好坏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不容忽视,高效的金融发展水平已经成为改善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金融结构论、金融抑制论、金融约束论及金融可持续发展等理论为依托,从金融规模、金融效率和金融集聚三个方面探讨了金融发展对环境质量的直接影响,并考察金融发展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外商投资的作用下对环
学位
西部地区是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的重点开发区域,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越发提高,但其转型升级任务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依然严峻。而近年来西部地区金融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国务院及相关职能部门相也继出台了多项关于金融支持经济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更强化与指导了金融发展对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因此,面对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背景,研究金融业发展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促进作用及其具体传导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