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广大旱作烟区,玉米和烤烟邻作现象普遍。当玉米田喷施除草剂时诸多因素可以导致除草剂发生漂移,从而引发相邻地块烟草药害,已成为烟叶生产中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本论文以烟草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就2种玉米田常用除草剂莠去津和硝磺草酮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筛选出缓解效果显著的缓解剂并探究其最佳施用时间;通过测定缓解剂不同处理对烟株体内丙二醛和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初步探索缓解剂缓解烟草除草剂药害的作用机制;探究不同耐药性水平烟草品种叶面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差异,并从中筛选出具有一定抗药性的细菌菌株。1.烟草玉米田除草剂漂移药害缓解剂筛选及最佳施用时间以烟草品种云烟87为试验材料,以6种常用缓解剂为供试缓解剂,开展玉米田除草剂莠去津和硝磺草酮药害的缓解剂筛选以及最佳施用时间探究试验。结果表明,药前5~7 d施用叶普康和植力源,缓解效应为66.46%~78.61%,药后1~3 d施用芸苔素内酯,缓解效应为67.81%~68.01%,能够有效缓解与预防玉米田除草剂莠去津和硝磺草酮漂移对烟草的危害。2.不同缓解剂对烟草植株MDA和GSH含量的影响通过测定不同缓解剂处理后烟株MDA和GSH含量的变化,初步探究缓解剂缓解莠去津和硝磺草酮药害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莠去津药害缓解试验中,叶普康、植力源药前处理和芸苔素内酯药后处理的烟株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莠去津药剂对照,分别降低55.54%、62.36%和55.32%,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莠去津对照,分别升高73.17%、95.12%和70.73%;硝磺草酮药害缓解试验中,叶普康、植力源药前处理和芸苔素内酯药后处理的烟株叶片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低于硝磺草酮药剂对照,分别降低56.44%、58.86%和54.80%,还原性谷胱甘肽含量显著高于硝磺草酮对照,分别升高68.29%、68.29%和65.85%。这与缓解剂筛选及最佳施用时间探究试验结果相一致,由此表明,缓解剂可能通过参与烟株体内的抗氧化反应缓解烟株除草剂药害。3.除草剂不同耐性水平烟草品种叶面微生物研究与抗药细菌菌株筛选通过平板涂布法比较不同耐药性烟草品种叶面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差异,通过含毒介质法筛选抗药性细菌菌株。结果表明,不同耐药性烟草品种不同生育期叶面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存在显著差异,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在细菌数量占据优势的旺长期,高度和中度耐药性品种细菌数量均显著高于高度敏感性品种,推测高度耐药性品种可能存在缓解药害作用的优势细菌菌株。从高度耐药性烟草品种叶面分离到5株抗药细菌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对2种玉米田除草剂表现出较高抗性,推测抗药菌株可能对烟草品种的抗药性起到了积极作用。6种缓解剂中,植力源、叶普康和芸苔素内酯缓解效果较好,其中植力源和叶普康的最佳施用时间为喷施除草剂前5 d,芸苔素内酯的最佳施用时间为喷施除草剂后1 d;不同缓解剂处理的烟株体内MDA和GSH含量显著不同,推测缓解剂可能通过参与烟株内抗氧化反应缓解烟草除草剂药害;对2种玉米田除草剂不同耐性水平的烟草品种叶面可培养微生物数量于苗期、旺长期和成熟期存在显著差异,群落总体结构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从高度耐药性烟草品种叶面分离到5株抗药性细菌菌株,均属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