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约束下川滇地区断层活动性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LI0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GPS观测技术的提高和在大地测量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不断实践与探索,空间大地测量技术取得了飞跃的发展,为研究地球科学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20世纪以来随着我国GPS测站建设的发展与应用,积累了丰富的观测数据,在此基础上,我国的地震研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果,但同时,也有存在很多尚未解决的难题。在我国,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地震记载,地震分布广、烈度大,由于国情的原因,地震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川滇地区,是我国大陆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区域之一。20世纪以来,该地区地震活动偏高,地震尤其是强震危险性需要更加重视。活动断层的活动程度是地震断层受力状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地震力学驱动机制的重要震源参数。因此深入研究活动断裂的滑动速率、闭锁程度、滑动亏损等运动特征对研究地震活动性、地震危险性等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川滇地区主要活动断裂为研究对象,结合前人对该区域的研究成果,将川滇地区划分为九个活动地块。在此基础上,利用研究区多期GPS水平速度场数据首先采用断层剖面分析法计算了川滇地区主要断裂带现今运动速率,然后基于块体模型和位错模型,采用DEFNODE负位错反演程序得到断裂带闭锁程度和滑动亏损空间分布,之后结合计算结果、反演结果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区主要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主要结论如下:1.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断裂带走滑分量有所增加,北中南三段现今走滑速率分别为2.8±0.5mm/a、6.5±0.5mm/a、2.7±2mm/a,汶川地震前后,该断裂带均具有较高的闭锁程度,并且有增加趋势。2.龙门山断裂带是一条处于强闭锁状态的断裂带,汶川地震后,北段闭锁程度减弱明显,该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发生破裂并解锁,芦山地震后断裂带进一步解锁。龙门山断裂带在汶川地震后运动趋于稳定,现今走滑速率为6.3±1.1mm/a,倾滑速率4.5±1.0mm/a。3.龙日坝断裂受汶川地震影响,促进了该断裂的应变积累,且闭锁程度得到增强,该断裂现今走滑速率为7.3±1.4mm/a,倾滑分量为1.9±1.0mm/a,随着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的挤压,该区域具有发生大地震的条件。4.鲜水河断裂带构造活动强烈,反演结果显示断裂带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1.8±2mm/a,倾滑速率为1.7mm/a;南段现今走滑速率为10.6±2.0mm/a,倾滑速率为1.8mm/a。5.小江断裂带呈明显的分段状态,北段受汶川地震影响较大,闭锁程度得到加强,闭锁深度由震前的12km达到震后的18km,断裂带整体现今走滑速率为9.7±1.2mm/a。6.红河断裂带现今走滑速率为6.7±0.8mm/a,倾滑速率为1.8±0.5mm/a,该断裂带整体闭锁程度较高,北段的应变积累速度随时间推移呈增加趋势,该断裂未来地震危险性值得关注。
其他文献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石油企业和国际先进石油企业之间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再加上金融危机,国际油价震荡不稳,使得石油企业亟需加快自身变革,降本增效,提升
目的观察抗结核药导致的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特点并探讨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汕头市中心医院于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期间收治并确诊的751例肺结核患者中出现药物性肝损伤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治疗和预防RSV肺炎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2月住院的115例RSV(+)肺炎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时
<正>中国医药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同疾病作斗争实践经验的结晶,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一套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对我国人民繁衍昌盛防病治病起了极其巨大的作用。中国医
自开埠以来,上海吸引了大批移民前来谋生和开展贸易活动,这些移民给上海的发展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随着移民群体的日益壮大,来自各地的移民出于生存、维护自身利益和权益等
在现代经济舞台上,会展素有“城市经济的助推器”、“城市的面包”、“城市的窗口”等美誉。在国际上,许多城市因会展的发展而繁荣,国际知名度也随之提升;在中国,会展近年来也呈现
随着IT技术和互联网的逐步普及,新时期“万物皆媒”的环境已经形成,而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更加广泛。本文重点分析了数字媒体技术在新媒体环境中的应用及其对传统媒体行业的
本文介绍了用数字控制和伺服技术替代传统机械传动机构的典型应用示例,并提出将这类机械归纳为数控机械或数字化机械;提出以开放式数控系统作为数控机械的通用控制平台。
阐述国内外休闲农业的发展概况,探讨海南休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对海南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畜禽养殖污染一直以来是困扰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不仅关系到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也关系到农业生产中土壤地力的改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