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植入新型医用PLA3D打印支架对移植胰岛早期存活率的影响

来源 :中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lv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胰岛移植是治疗糖尿病的最佳办法之一,具有永久替代胰岛素注射、安全、并发症少的优势。但供体稀缺,移植胰岛长期存活率不高是制约胰岛移植发展的主要因素。移植术后早期胰岛细胞大量死亡是造成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胰岛分离纯化过程中破坏了其内部的微循环系统,导致移植后无法立即恢复血运,大量胰岛细胞因缺血缺氧死亡。而直接植入肝窦等部位会导致移植胰岛与血液直接接触,激发剧烈炎性反应,导致胰岛死亡。本实验拟设计一种新型支架,预先植入皮下,造成血管丰富的适宜移植胰岛生存的空间,改善缺血缺氧环境,降低移植胰岛早期死亡率。研究目的:1、应用3D打印技术及医用PLA(迪康PLDL 7039)材料设计新型医用PLA3D打印支架,并对比添加VEGF和肝素对支架再血管化的影响;2、预先向皮下植入新型医用PLA 3D打印支架对移植胰岛早期存活率的影响。研究方法:1、自主设计适宜纳入移植胰岛的新型医用PLA3D打印支架。并根据添加成分不同为三组:N1组采用普通医用PLA3D打印支架;N2组采用添加肝素的医用PLA3D打印支架;N3组采用添加肝素及VEGF的医用PLA3D打印支架。实验动物采用健康c57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在小鼠后背皮下植入支架,14天后将支架全部取出,做HE染色和CD31免疫组化,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对比血管新生情况。2、实验动物采用c57bl/6小鼠,供体胰岛采用胶原酶消化、不连续梯度密度离心纯化,植入边缘数量胰岛(300当量)。利用stz(180mg/kg)制造糖尿病鼠模型,将其分为4组:(1)胰岛支架组:将医用PLA 3D打印支架预先植入c57bl/6小鼠背部皮下,植入第9天后开始造糖尿病鼠模型,14天后对糖尿病鼠行同系异体鼠胰岛移植,将胰岛植入皮下支架中。支架采用第一部分实验中效果最好的支架。(2)肾背膜组:行同系异体鼠肾被膜下胰岛移植。(3)皮下组:行同系异体鼠皮下胰岛移植。(4)空白对照组:皮下注入生理盐水。胰岛移植术后观察小鼠生命体征、每日监测血糖变化,术后14天行腹腔糖耐量实验(IPGTT)。于植入后14天,切取标本,大体观察血管形成情况。进行胰岛素、CD31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移植胰岛存活情况。结果:1、N3组血管再生最为丰富,且炎性细胞最少。N1组内皮细胞没能沿着孔径爬满,炎性细胞比N3组多,主要在周边形成丰富的血管。N2炎性细胞和血管再生数量在两者之间。对比3组微血管计数,N1的MVD平均值为25.6±4.3,N2的MVD平均值为44.4±3.3,N3的MVD平均值为71.6±3.8.N3与N1,N3与N2,N2与N1组间均有明显差别(P<0.001)。2、皮下支架组(采用N3组支架)移植后4.16±0.98天血糖下降到正常,肾被膜组4.33±0.82天下降到正常,两者无统计学差异,皮下组及空白对照组血糖未恢复正常。胰岛支架组IPGTT下面积为1663±105.9,肾被膜组面积为1730±55.33,皮下组面积为3734±81.75,空白对照组面积为3694±125.4。其中胰岛支架组和肾被膜组胰岛功能良好,且两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皮下组和空白对照组与胰岛支架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1),胰岛功能几乎丧失。胰岛素免疫组化可见胰岛支架组和肾被膜组胰岛活性良好,无明显炎性细胞参杂;皮下组胰岛细胞稀疏,且被炎性细胞浸润。结论:1、同时加入肝素和VEGF的新型医用PLA3D打印支架,组织相容性良好,皮下植入14天后支架周围形成丰富血管、血管化效果良好。2、预先植入新型医用PLA 3D打印支架,可在皮下预先造成富血管环境,可改善移植胰岛早期存活,为临床胰岛移植手术提供了新的方向。
其他文献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俗称“渐冻症”,是一种以脊髓前角、脑干运动核团和大脑皮层运动神经元损害为特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已知多种致病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回顾相关文献,比较头颈部缺损重建中选择颈内静脉系统与颈外静脉系统吻合皮瓣的血栓形成及失败率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
目的:各型巨噬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中的功能状态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本课题比较研究CD163/TWEAK/Fn14途径对M1及M2型巨噬细胞NF-κB的差异表达。方法:提取APOE-/-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丧葬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墓地是丧葬文化的重要载体。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现实性问题以及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天价墓地”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但我国目前关
研究背景动脉粥样硬化是血管壁的轻度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最近的研究表
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短链非编码小RNA,其长度一般在22-24 nt。研究表明microRNA在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miR-9-5p调控了多种癌细胞、肝细胞和纤维细胞的
【目的】越来越多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细颗粒物(PM2.5)是许多肺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是支气管肺癌,但其具体致癌的机制仍未阐明。本研究重点探讨PM2.5颗粒促进肺癌发生
新型能量存储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而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设备,由于具有充放电快、功率密度大和循环稳定性高等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能源存储领域。利用生物质、废弃建筑材料等含碳材料为碳源,制备多种新型功能化碳纳米材料是提高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创新。本文利用含碳废弃物制备了新型MnO_2/碳纳米复合材料,有效提高了MnO_2的储能表现。本文的主要
铬渣是铬盐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危险固体废物。电动法具有高效率、环境友好的特点,被认为是处理铬渣的有效方法。但由于电动法的电流效率低、能耗高,限制了该方法的应用。为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T2D)是目前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已经成为中老年患病和死亡的第三大主要病因。然而据统计学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糖尿病患者中只有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