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日照辐射的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形态节能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与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资源紧缺的全球化危机却越来越严重,成为我国必须面对的诸多挑战之一。建筑能耗在总消耗量中占据很大比重,而办公建筑则是现代建筑中能源消耗链的重要的一环。值得庆幸的是,建筑从业者及早发现问题,以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作为指导思想,在建筑设计的节能研究中获得了改善能源利用结构的显著成果。其中,太阳能作为无害的洁净能源,具备被更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潜质。然而在现阶段的研究中,多是通过太阳能收集装置产生效用,很少有以太阳能利用作为前期设计核心,自上而下地指导方案生成的尝试。本文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严寒地区办公建筑形态参数与日照辐射间的定量关系。通过对既有办公建筑的抽样调查,建立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典型形态数据参数组。在各形态要素模拟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形态设计参数组与日照辐射的最佳数量关系,从而探究建筑设计阶段更为有效地利用宝贵的日照辐射的方法。文章首先分析低能耗办公建筑设计现状与严寒地区形态设计特征,提取当代办公建筑的形态参数,确立研究方法与框架。选择严寒地区代表城市哈尔滨进行实地调研,根据所采集的形态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地域建筑形态特点,得到严寒地区高层办公建筑的理想模型。之后利用Ecotect环境模拟软件与rhino/grasshopper形态模拟软件,分别以平面形式与立面形态作为量化条件,探究了包括建筑平面形态、表皮凹凸,建筑收分、旋转、渐消等变化对日照辐射的回应效果,得出各形态设计要素与日照辐射量的关系,从而找寻日照辐射最佳(满足冬季与夏季辐射差值最大)情况下的形态参数,为低能耗办公建筑方案阶段设计提供指导。严寒地区绿色建筑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对办公建筑形态参数与日照辐射间的定量关系的探究。通过研究,探讨在方案设计过程中对环境参数的考量,日照辐射在技术层面以外的应用广度,以及环境因素更好地介入方案设计形态生成过程中的方式,从而开拓节能建筑的应用广度。
其他文献
在我国大城市住房发展出现种种问题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制度转型期“政策”与“市场”共同作用的住房发展特征,选择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的“理性选择”理论视角展开大城市住房发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剧,城镇区域的扩张和城镇的更新建设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文物的保护,目前我国文物的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等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规划
战争始终贯穿于人类的发展中。许多战争虽已成为过往,但是它给人们留下的难以抹去的悲惨记忆和支离破碎的战后景象是不能够被遗忘的,于是纪念行为成了战后最好的情感表达方式
近些年来,各类国际级及国家级大型体育赛事在我国各大城市举办,各城市也因此建设了大量体育场馆。其中赛事承办城市利用高校体育馆作为高级别体育赛事场馆在我国已形成趋势,
山西南部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该区域的文化在很长的历史时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传说。这些传说所衍生的民间传统信仰在人类还没有学会用文字记录时就已经
西南地区是我国山地集中的地区,分布着数量众多的山地历史小城镇。它们是山地特定的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长期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人类聚居环境,具有鲜明的
学位
自1960年代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众参与规划和设计在西方已经发展了近半个世纪,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但在中国仍然刚刚起步。无论是政府、专家还是普通公民,对于公众参与规划和设
历史街区以其特有的场所感呈现出一座城市的底蕴和内涵,其品质特征关乎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活力。因此,对历史街区保护更新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但近年来我国城市更新的较快速度和
我国自1999年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至2008年末全国总人口达到13.28亿,中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超过1.60亿,由此可见,我国老龄化发展速度快,老龄化程度严重。本文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