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免疫性、致残性疾病。目前无特效治疗。本病发病原因西医未明,中医则认为肝肾不足、督脉亏虚为本病发生的内在依据,感受外邪是形成本病的外在条件,此外,跌仆瘀血也是本病的成因之一。中医药疗效确切而毒副作用小,治疗方法丰富,有辨证治疗,分期治疗,专方治疗,中成药治疗,还有针灸治疗及中药理疗,其中辨证治疗是主要方法,但目前缺乏统一的辨证标准,不利于进一步提高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疗效。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本病的辨证分型及证型与细胞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关系。据此,在既往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根据风、寒、湿、热、痰、瘀的致病特点,运用脏腑、气血、八纲辨证的理论,通过临床病例的调查、统计和分析,总结AS的中医证型及其分布特点,分析细胞因子(IL-6、TNF-α)与AS病期、病程及中医证型的关系,为提高辨证论治水平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记录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诱因、遗传史等一般资料,对腰骶痛、发热、汗出、怕冷、胃纳、口味、腰酸腿软、头晕健忘、耳鸣耳聋、神疲乏力、舌脉等症状记录频数分布。每一病例由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专科医生进行辨证分型。同时检测细胞因子(IL-6、TNF-α)。 结果:第一,本课题共收集病例139例,早期病例53例(38.2%)、中期病例43例(30.9%)、晚期病例43例(30.9%)。活动期病例76例(54.7%)、缓解期63例(45.3%)。 第二,AS中医证型分布特点,由高到低依次为湿热型59例(42.4%),肝肾阴虚型38例(27.3%),肝肾精亏型21例(15.1%),脾肾阳虚型14例(10.1%)和寒湿型7例(5%)。 第三,各证型证候特点如下: 湿热型:腰骶隐痛,伴外周关节炎,晨僵<30min,口干欲饮,腰酸腿软,舌质红或暗红,舌苔黄厚,脉弦。 肝肾阴虚型:腰骶酸硬,伴外周关节炎,晨僵<30min,口干欲饮,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舌红或暗红,苔薄黄,脉弦或细。 脾肾阳虚型:腰骶酸硬,外周关节炎,怕冷,腰酸腿软,自汗,神疲乏力,舌体胖,伴齿痕、舌淡红或暗淡,苔白,脉细。 肝肾精亏型:腰骶隐痛或酸硬,外周关节炎,腰酸腿软,神疲乏力,舌淡红或暗淡,苔白,脉细。 结论:第一,强直性脊柱炎多见于男性青壮年,发病与遗传、外伤有关。 第二,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型分布,湿热型最常见,其次是肝肾阴虚型,寒湿型